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达9%以上,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更高达9.1%,在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排行中名列榜首。对外贸易高速发展,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高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同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的溢出,在1979年到1999年20年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数目高达11655万人,年均增长2.4%。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对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作用分析中,一般的文献关注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或者转移过程中的困难,很少有文献研究劳动力转移对于资源再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上,因而本文将致力于研究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效益的改进作用。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建立
劳动力转移效益即为劳动力再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因此测量在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或劳动转移效益。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V为总劳动生产率y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V=L×y (1)
由(1)式可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Gl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之和:
Gv=GL+Gy (2)
如果将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Gy=(P1Gy1+P2Gy2)+(P1Gr1+P2Gr2)
(3)
式中Pi=Vi/V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Gyi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n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B(y);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A(y)。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y=A(y)/Gy (4)
Eav=A(y)/Gv (5)
二、模型的计算结果
在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样,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A(y)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我们利用1979—2002年的统计年鉴,将数据化为同比数据,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见表)
三、结果分析
1、从表可以看出,以1990年不变价计的中国GDP从1979~2002年年均递增9.59%,劳动力增长2.7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6.68%。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8.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9.7%,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1.9%。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19.9%,因此在GDP增长中源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13.8%,这也正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再配置效益。
2、分阶段看,1979~1990年的整个80年代,是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的时期。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长期束缚而转向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测算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中,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95%与4.87%,两者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与54%。在生产率的增长中,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高达26.1%,这一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1%。
1991~1999年的整个90年代,中国劳动力增长放慢,年均增长率为1.11%,但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却相对较快,年均增长率达9.14%,劳动力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该时期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0.7%与88.3%。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比80年代高出34个百分点。但这一时期由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长放慢,尽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7%,与80年代相差无几,但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却降到16.6%。
3、从更细分的时期看,1979~198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好时期。这期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与4.6%,农业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超过非农产业。这一时期,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4%,其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65.9%。在这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占26.1%,在各时期中最高,而这一时期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的贡献也高达17.2%。
1986~1990年,由于中国经济既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经历了国内首次市场“疲软”的影响,宏观环境较差,从而使经济效益出现较大程度的滑坡,GDP年均增长率为降至7.9%。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下降引起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它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因此降到33.7%;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使其对GDP增长的贡献降到7.5%。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下降到17.8%,进而又使得这一转移对全社会GDP增长的贡献受到影响,贡献率下降到6%。
1991~1995年,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期,DGP年均增长率高达12%。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高达10.6%,但劳动力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仅为1.2%,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劳动力增长对DGP的增长贡献分别为88.6%与10.3%,前者远远超过后者。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1.8%;农业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19.4%。
1996~2002年,中国尽管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GDP年均增长率降为8.3%,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降到0.9%与7.3%。虽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仍有87.6%,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放慢,甚至出现1997、1998年的连续回流,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仅占9.1%。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也仅为7.9%,是继1985~1990年的第二个低贡献期。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仅经济增长本身有着巨大的意义,而且根据其他专家的研究对于中国目前倍受关注的“三农”问题也有巨大的意义。本文的建议是:
1、让市场在劳动力的配置上面发挥主导的作用。
2、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制度上的歧视,给予农业转移劳动力一个制度层面上的平等。
3、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有限的现状,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文/闫志刚 许启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