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49期/财务会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4/7/6

作者

-

浏览次数

7152 次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提要 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的丑闻曾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加之我国证券市场接连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披露,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的疑虑。虽然近几年我国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突出问题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政府执法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地查处,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和后果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多为企业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的主观故意行为。其造假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为业绩考核而失真。上司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评价,而且还涉及到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评定,并影响其奖金、福利以及升迁、委用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精心的包装和粉饰。二是美化公司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甚至骗取上市资格。这样,企业经营者必然愿意多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隐瞒对其不利的信息。三是为获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誉。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为达到此目的就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修饰打扮。四是出于筹资的目的。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无论是负债筹资还是股权筹资中发行上市、配股、增发新股,都可能受到限制,这样,有的企业为达到目的,可能会包装自己的财务报表,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五是基于偷税逃税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可能会在会计报表和账证上造假。六是上市公司有时为了配合庄家炒作,在不同的时段披露有利于庄家操纵股份的利好或利淡消息。七是为推卸责任而失真。一般企业更换高层管理人员离任审计暴露问题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发生自然突变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变化时等,企业也会提供在会计信息上制造对其有利的信息。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地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其危险性和严重后果日见端倪: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出现“贫血”,企业与债权人利益受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引发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从而也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它已超过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交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剖析
  企业披露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国企改革缓慢,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建立和完善。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即使已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也只是从形式上、表面上进行了改革,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有较大差距;责权不明确,企业经营者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对外提供信息各不相同;政企不分,企业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者;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或领导政绩,自觉不自觉地放纵企业的虚报行为。
  (二)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倾向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该既关注企业业绩指标的结果,又重视其形成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业绩评价局限于若干主要指标,即使有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际计委联合发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也只是侧重于对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考核,忽视了对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是否合理地有效监督,不少企业为达到考核指标,以牺牲过程的合理性去迎合监督部门对结果的要求,而事物的结果恰恰是由其形成的过程所决定的。正是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考核体系,诱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不规范运作的发生。会计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当这些指标备受关注而其产生的过程不为看重时,作为反映最终结果状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然大打折扣,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有了产生的土壤。
  (三)会计造假的高收益与低成本是其日益加剧的经济动因。造假者之所以选择造假,重要的是造假可以给他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这样造假就成了最好的投资途径。有关部门对违反会计法规行为处罚不力,客观上也形成了对会计造假行为的纵容,导致虚假会计信息日益泛滥。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打击企业的会计造假,而对其直接责任人追究民事赔偿责任的却少之又少,追究刑事责任的更是微乎其微。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来看,其人员任免,工资报酬等都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决定,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首先是为经营管理者服务的,受经营管理者的意志所左右,而不完全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对企业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政府的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事后监督的局限性,不可能查出企业的所有违法违规行为。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近年虽得到不断加强,但因其执业范围较窄,加之社会中介机构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以及部分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一些经过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然缺乏可靠性。
  (五)执法力度不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重要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会计领域,它使得会计信息造假单位及其辅助者更加肆无忌惮。现行法律制度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几乎为零,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章不循,避重就轻等现象大量存在,客观上助长了违法违纪的气焰,使会计信息造假者有恃无恐。
  (六)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会对人的意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现有的法制下,对企业领导的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使企业的领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因而企业的领导所注重的往往不是企业的发展,而是怎样当官,怎样由小官当成大官。在社会上流行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风气影响下,也势必导致会计信息要迎合企业领导的意志,使会计信息失真。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第一,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同时政府也要通过机构改革,学会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杠杆管理经济,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从整个程序上严格控制,重视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细致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在评价企业业绩时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在相关的考核方案和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中,加强对会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考核,积极探索,构建一个以规范的程序目标为起点,适当考核真实的结果为特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这是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有效措施。
  第三,健全和强化各种监督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监督,对国有大中型上市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使被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调整、任免和管理由委派机关负责,不受企业制约,这是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制订详尽的监督制度,使会计监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会计人员能够站在相对公允的立场上如实提供会计信息。二是强化政府监督职能,财政部门应加强会计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财会造假行为;税务部门对通过造假账的偷税逃税行为加大检查惩处力度;人民银行要强化信贷监督;证券监督部门、保险监督部门也要依法实施有效的监督,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监督网。三是壮大社会监督力量,特别要加速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建立一支素质高、信誉好、客观公正、数量充足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以担负起社会审计监督的重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被稽核发现的会计造假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使其在经营信誉上蒙受致命的损失。
  第四,加大对财务会计造假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经济处罚,应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产,真正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威慑作用。同时,财政部门要同人事、司法部门紧密配合,对造假企业的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不敢以身试法,从而消除以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来取得经济利益的思想动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第五,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要彻底消除企业的行政级别观念,把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机制去培植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用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程序,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人事管理部门要为人才流动创造宽松环境。
  第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企业财会人员是加工处理会计信息的第一线人员,应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使他们能准确掌握会计准则,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还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执业品德教育,使他们明确职业道德标准,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在具体履行职责时坚持原则,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发生。
  虚假会计信息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长期努力,多种措施综合运用,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文/杨 宁 刘 勋)■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497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