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大学教师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而作为服务教师科研活动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全心全意的服务好教师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当前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科研管理;服务定位
基金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财工[2012]156号)“地方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活动中的管理和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3日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四大主要功能之一,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胡锦涛也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这虽然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为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一、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能力进行科研管理,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邹山立、杨西龙分析了高校基层科管工作的基本特点:身份双重、矛盾突出、任务繁重,同时提出了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等建议;唐淼认为,高校院(系)级科研秘书是学校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特别是科研秘书的素质建设,对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晓昀、马殷华等结合广西师范大学的做法和经验,从转变观念、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刘德成对高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相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档案管理工作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等等。这些学者中很多都是从事基层科研管理工作或者管理工作,都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针对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稍微有点宏观,不太深入和具体。
二、研究的必要性
大学教师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热情决定和制约着一个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学校办学历史、学科积淀、学术氛围、政府重点支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国内重点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性相对比较高,而一般地方院校由于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了大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相对较弱,科研能力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另外,由于国内的部属重点高校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重大项目攻关,因此占全国96%的地方院校在开展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科学、系统、有效地提高地方院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促使地方院校的教师增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服务好教师,提高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从事基层科研管理的经验和心得,笔者认为基层科研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清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官本位”师资管理模式,过分强调任务、制度、纪律等行政管理手段的作用,在意识上将自己同教师“割裂”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伤害了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校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所有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为了服务和方便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可以这样说,如果高校没有了教师,其他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只有将教师服务好了,教师才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授课和进行科学研究,一个学校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和创新出更多的科技前沿技术。
(二)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基层科研管理归根结底是为老师、学校的科研活动服务,即为科技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但是有些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将学校赋予的职责当作一种权力,还残留着机关作风,缺乏服务理念,各项科研工作相关的审批工作繁琐,大大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思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同科技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研究进展,及时协助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把服务工作贯穿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作为服务教师科研活动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全心全意地服务好教师,使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有序、顺利地进行,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的窗口,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责任大、任务重。但基层科研管理人员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学校科研工作的运转。位微而言不轻,职低却责大,这就要求基层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甘为公仆的服务意识、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工作,不计名利,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用自己的言行来展示科研管理的作风、形象和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时,作为基层的科研服务窗口,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务实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奉献精神。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言行展现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风采。
(四)要适应新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各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纸质文件、通知等往往滞后于网络、电话等现代化的信息传达手段,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使用信息化办公,不能过分依靠传统的接到上级的书面通知后,再进行布置的工作方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扩大信息来源,可以采用经常浏览相关部门网页、经常电话沟通、定制邮件、定制短信等手段来尽快、尽早地得到上级的最新精神、通知等,并以最快的方式传达给教师,以便给教师更充裕的时间去整理和申报相关的项目、课题和成果。
(五)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严肃、认真、科学、实事求是反映事物所发生内在客观规律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学术腐败行为做斗争是基层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学习,严于律己,积极学习中国科协颁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有理有据地同一些违反基本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伪造、拼凑、篡改、剽窃等行为做坚决斗争。
(六)要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是要求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政策水平及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和丰富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由于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繁、重、紧、杂”,很少有比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修学习,所以只能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牢记“服务就是学习”的理念,将服务工作当作自我提高的课堂,多实践、勤积累、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自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加强理论学习,政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自觉行动,为做好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基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科研处(科技处)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主要和首要的任务是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服务的,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尊重教师,全心全意服务好教师的各项科研工作,不要以自己是管理者自居,经常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平时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尽量简化各种不必要的程序,使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科学研究的工作状态中,从而为学校、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邹山立,杨西龙.关于做好高校基层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2]唐淼.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黄晓昀,马殷华,林盟初,唐晓琳,黄世朗.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7.
[4]刘德成.浅谈高校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及其档案工作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于晓琳.对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6]崔明秀,冯文宇.对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4.
[7]卢青,吴卫红.高校科研与科研管理工作现状探微[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