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单一的申报征收方式已不适应需要。以推行多元化申报纳税为突破口,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构建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需求的现代征收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多元化申报纳税简述
多元化申报纳税是指纳税人根据自身需求和所具备的条件,选择适宜的申报方式完成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根据申报通过相应渠道完成税款的征收。即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诸如自行上门申报、电话申报、网络电子申报、代理申报、邮寄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等方式。
推行多元化申报不仅仅只是申报征收方式的变革,其根本目标在于:在税局、银行、国库等多方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效率,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
二、实施多元化申报纳税存在的制约因素
多元化申报纳税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各地推广工作因条件的地区差异呈现出非均衡发展,即使在多元化申报推广较好的地区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总的说来主要存在着观念意识、社会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等制约因素。
(一)观念是制约多元化申报纳税实施的主观因素。长期形成的征管方式已被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习惯和接受。一方面税务机关依赖面对面的直接管理方式,计算机网络的依托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征管数据分散、失真、不能共享,造成征收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部分纳税人或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纳税意识淡薄,或对税法缺乏准确理解而导致申报质量低,差错多,难以体现多元化申报的优势。滞后的思想观念导致改变传统征管方式的外在促进机制作用不明显,缺乏足够的推进动力。
(二)信息化滞后是多元化申报纳税的基础性制约因素。从税务机关来看,缺乏统一、高效的征管软件。从整个社会来看,多元化申报纳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税务机关的自身努力无法实现其全部内容和需求。由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不高,实施诸如银行网点申报、网络电子申报等申报形式所需要的社会信息的交换、利用和共享仍存在一些问题,且我国社会信息网络利用成本还比较高。
(三)人才、资金是制约多元化申报纳税推广进程的重要因素。没有资金投入的保障,就没有现代化的征管装备,推广多元化申报只能是空谈,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目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税务信息化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引进人才、各类培训,人员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地区投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基层人员素质尚待提高,信息类人才缺乏。
(四)繁琐办税程序影响多元化申报纳税效果。在一些已经推行多元化申报纳税的地区,相关的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仍显不尽合理,并未真正给纳税人带来更多的便利,繁琐的业务流程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五)其他相关制约因素。诸如实行电子申报的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相关部门权利义务关系确定等问题。
三、推行多元化申报纳税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形成征纳双方共同推动的机制。税务机关要加大宣传和辅导工作的力度,让纳税人充分了解和掌握多元化申报的内容和优势,充分重视纳税人的要求,提高纳税人参与度,形成征纳双方共同推动多元化申报推广工作的外在机制。
(二)从全局角度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税务机关不应因自身的原因而成为制约多元化申报推广的瓶颈。国家税务总局应充分研讨多元化申报的业务需求,统一税务机关的征管软件,为纳税人、相关部门提供统一、规范、完善的多元化申报纳税接口,避免出现让纳税人及相关部门重复投资的情况。
(三)保证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多元化申报,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一部分,应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加快构建部门间的互联网络,为推广工作创造条件。
提高人员素质可通过派出学习和引进专门技术人才,但最根本是要从整体上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因而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改变片面追求文凭的观念,开拓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渠道,加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教育培训,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四)机构、业务重组。应充分研究本地区的需求,合理设置征收机构,根据多元化申报纳税业务的需要,重组内部机构,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纳税服务。
(五)完善相关的外部环境
1、多元化申报纳税涉及纳税人、税务机关、银行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通过有关法律对此进行明确,规范各方行为。
2、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多元化申报纳税中的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及安全问题。目前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一公司和美国Authenti Date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将积极展开电子邮戳业务的开发与应用。
3、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机构。税务机关应结合机构、业务的重组,设立专业的服务部门,实现纳税服务的专业化,及时解决纳税人在多元化申报纳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段 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