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59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3/2/1

作者

□文/王海霞

浏览次数

682 次

R&D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提要] 研究与发展(R&D)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概括总结R&D投入绩效评价理论体系,R&D投入绩效评价方法,并指出尚存在的研究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R&D投入绩效;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一、R&D绩效评估内涵和功能
  我国较早关注R&D绩效评估问题的学者吴俊卿认为,绩效是实践活动的实际结果对期望值所达到的程度。R&D投入是用于科学技术上的资源投入,R&D投入绩效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一定时期内R&D资源的投入、产出和R&D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行为与结果统一的综合体现。
  综合众多文献给出的各种不同表述,R&D绩效评估就是在R&D活动完成后,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制定的目标,对R&D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为今后投资或决策作出建议。
  我国学者杨烈勋认为,R&D项目绩效评价在项目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具有的目的和功能是:为改善决策和管理服务;对项目执行部门进行监督;对前期评价的检验功能。可以看出,R&D绩效指标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客观评价R&D活动绩效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利益相关者,进而在R&D活动实施机构、资助方及其上级部门等级组织间建立一种责任机制,最终保证有限的R&D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二、R&D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构建
  (一)R&D绩效评估的方法。从具体方法来看,国内R&D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法、文献计量法、投入评价法、多层次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这些评价方法用于R&D评价各有所长、各具特征。
  根据文献使用频率较高的R&D绩效评估方法,本文只简单阐述三种R&D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要是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变量的整合,用较少的、彼此间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代替原观测变量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它采用“降维”的方法,将多项指标进行简化,找出几个综合因子来代表原来众多的变量,并且彼此互不相关。因子分析法是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证研究的操作中缺乏可行性。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构建出研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判断方法,对其企业R&D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企业R&D的优劣。在评价研究中,确定指标权重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在为指标赋权重时,一般采用AHP,即通过专家意见构造判断矩阵,采用特征根求解综合判断矩阵,将专家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确定指标权重。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是评价结果受到专家意见的影响,难免有时会过于主观。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方法,是一种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有效性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来评价同类型单位(企业或部门)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它可以根据一组投入和产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单位,是非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因此,用DEA方法对企业R&D进行评价是一种适用方法。
  (二)R&D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指标是根据评估目标所选定的评估对象的一系列属性。评估指标确定后,对评估对象的绩效评估就转化为对这些可以直观、具体衡量的属性考察,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内容。
  R&D的绩效测量是对R&D投入评价的基础,根据中国科技部的科技统计数据,可以建立由R&D投入、R&D产出这样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R&D投入绩效理论指标体系。建立的R&D投入绩效理论指标体系,从R&D投入、R&D产出两个主要方面反映了R&D投入绩效的全面状况,指标设计中同时考虑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选择,并在R&D产出指标下同时考虑了R&D直接产出、产出效率和间接产出(经济社会效益)。(表1)
  考虑到目前统计数据的支持情况,在追求评价结果正确、全面的同时,还要考虑实用性,注重R&D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一般而言,反映企业R&D投入的企业业绩指标的投入指标大体一致,有R&D费用、技术人员数、R&D投入强度、技术人员投入强度;常见的反映企业R&D投入的企业绩效指标的产出指标一般采用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发展能力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净资产同比增长率等。对于企业而言,要设立企业自己的R&D绩效测量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一般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根据具体R&D项目确定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力求突出重点,避免过于复杂繁琐;对绩效评估指标的内在涵义和计算方法要明确;对于不同类型的R&D项目,应该按照其特点对R&D绩效的衡量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不宜套用统一模式。
  三、R&D绩效评估尚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过多的关注R&D的直接产出和成果。许多测量方法对R&D的产出和成果赋予过多的权重,这就导致关注焦点在于产出的直接经济效益,而忽略了R&D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
  (二)对不同的R&D活动类型不加区分,采用相同的评价尺度。R&D活动类型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它们的方向、目标是不同的,R&D成果显然也具有不同,应制定不同的评价尺度。
  (三)测量系统太过于主观。很多情况仍是靠上级或研发部门负责人对R&D活动进行定性为主的测量,没有有效完善的R&D绩效定量指标就会产生误差。
  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要针对具体的评估实践、特定的R&D活动类型、具体目标的产出特征,加强对各种不同R&D投入主体、不同R&D活动类型、不同R&D活动范围的R&D绩效评价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10.
[2]闫宏,朱启超,匡兴华.我国R&D绩效评估研究现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4.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2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