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60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3/3/7

作者

□文/刘 莹

浏览次数

360 次

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提要] 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防范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而财务危机从根本上威胁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本文从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其如何预警进行分析。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一、引言
  财务危机是指由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即将危及企业生存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危机的警报系统,及早发现财务危机,预防或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败。财务危机的特征:客观积累性、突破性、多样性、灾难性、可预见性。
  二、财务危机判断依据及其分类
  (一)财务危机判断依据。财务分析作为一种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衡量其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与手段,也是研究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依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相关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指标特征。偿债能力指标分为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短期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用以衡量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长期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用以衡量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短期指标数值偏小或长期指标比率偏高,企业存货与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企业资产来源以借债为主,一旦发生经济波动,企业将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偿还近期到期的债务,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营运能力指标特征。营运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对资产的运用效率及资产的周转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若这些小指标的比率较低,说明企业除速动资产以外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财务状况异常,不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与扩展,而且资金链容易断裂,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3、盈利能力指标特征。盈利能力指标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通过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等判断企业是否有导致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如果这些比率偏低,说明企业利用资产和资本的利用状况糟糕,无法发挥其作用,主营业务收入水平较低,生产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就不难预料。
  4、现金流量能力指标特征。现金流量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现金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包括营业现金比率、资产现金回收率、外部融资比率等。这些比率如果偏低则说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往往是内部无法获取,外部不易融资,无法有效和高效地获取资金、利用资产创造新的财富,限制企业的经营发展,再加之其成本费用水平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易陷入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的分类。集团公司作为特殊的企业群体,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它的财务风险具备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筹资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筹集资金给集团带来的风险。有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筹集风险。对于借入资金,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时,企业要付出高息贷款、廉价出售企业产品等代价,使企业面临风险。
  投资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投资给集团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信息有无失真、投资决策是否准确、投资决策是否科学等。它主要是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或者是以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以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来实现的。
  资本运营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集团公司成员企业间的连带经营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无法将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可能性;集团公司成员的局部利益与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冲突造成的经营风险等。
  收益分配风险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收益分配导致的风险。一般不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会增加企业的风险,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而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会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声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集团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集团公司内部的因素,又有集团公司外部的因素。下面将财务风险的成因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外部原因分析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集团公司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无常,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集团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使集团公司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较大影响。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使集团公司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而是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并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市场供求状况变化与企业经济行为的时间差异。市场供求变化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集团公司决策在调整力度和时间上与之有较大的差异,集团公司是根据市场变化的现实情况或自己判断的变化趋势来决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使集团公司很难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的量度范围和时空范围。集团公司依照市场变化的现实性情况或自己判断的发展趋势来做出决策,一开始就可能与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埋下了风险。这种集团公司主观反映迟滞和经济行为调整固有的迟缓性与市场客观变化的多样性和快捷性的矛盾,使风险无时不在,并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分析
  1、集团公司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会选择采取专业化或多元化的策略。从理论上来说,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可以获得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分散经营风险等好处。但取得这些好处是有其必要前提的,集团公司如果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而盲目扩张,在多元化业务中的每一项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而缺乏优势,或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或从事不了解的业务,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效果,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集团营运资金短缺,负债过高。随着扩张速度的加快、战线的拉长,集团公司的资金链日益绷紧。一般来讲,企业的营运资金规模就会随着经营规模扩充而增大,但营运资金的增长速度快过销售增长的速度,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当企业进入多元化投资之后,就有了多项、相互关联不高的营运资金链,就很容易导致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直接表现为销售收入增加,而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
  3、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向子公司派遣董事会成员、委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其结果必然会有损投资者的权益。
  四、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将企业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通常运用到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模型有单变量预警分析和多变量预警分析。
  (一)单变量预警分析。它是指运用某个单一财务比率的走势来预测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状况。当企业模型中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势恶化时,通常是财务危机发生的先兆。潜在危机的根源,即管理绩效的优劣最终体现在财务成果上;而财务成果生成过程的质量或可靠性又直接影响着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财务成果运行过程的持续性保障主要体现为营运效率。预测财务危机的比率主要有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等。运用上述比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局限性有:一是尽管可以判别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之中,但不能判别企业是否可能破产,以及预测何时破产;二是单变量比率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是当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时,管理当局往往会采用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使财务危机的预警失去作用。
  (二)多变量预警分析。由于单一财务指标往往难以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揭示危机的具体影响程度和发生时机。因此,有必要综合各项主要指标更加有效地检查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稳定现象,及早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多变量预警分析是从整个企业角度,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来检查其财务状况有无呈现不稳定的现象,进而预测其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纽约大学埃特曼教授所创建的Z值模型,是运用五种财务比率通过加权汇总所产生的分值作为判断标准来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给人们进行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同,其分析模型和结果都会有所差异。
  五、结论
  集团公司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利用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手段,以预算管理控制为主要方式,对投资、筹资、资金管理等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将风险控制渗透于财务活动全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有利于经营效率、效益的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万萍.浅析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财会研究,2008.14.
[2]谢德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管理及控制[J].财会通讯,2005.10.
[3]张抒,罗成德.集团公司财务预警制度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8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