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其次对施工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编制进行全面的剖析,最后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和措施,并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4日
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需要进行全过程控制,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对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方便进行监督、指导和调节等,在发现偏差甚至错误时可以及时进行纠正,将各项费用开支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项目成本控制,需联系项目具体情况,以成本目标为依据,制定具体详细的成本计划,从而使其方便操作、容易落实。此成本计划应当包括每一项技术组织措施节约的金额数量和具体的实施内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资源的消耗水平,这样可以达到指导和考核的双重目的。指导的目的在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主要通过降低项目成本来实现,其次还需要提高工程预算收入辅助实现。考核的目的在于监督项目成本控制实施的成效,出现错误和偏差时及时给予改正,从而确保项目成本盈利。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性,因此项目必须实施成本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
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及编制
(一)成本预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预测需要根据现场初期的工、料、机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经验、企业内部定额和行业预算定额等,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期内成本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做出评估。其目的是为项目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此目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其目标成本就是目标利润与合同价格的差价。合同价格是指工、料、机等直接费,管理费等间接费,税金以及利润,其中利润是可调指标,它会随着成本的降低而逐渐提高。施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施工直接成本、项目管理成本、安全管理成本以及质量控制成本等。
(二)成本计划编制
1、成本计划编制依据。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计划编制依据涉及很多方面,如施工承包协议书、施工承包补充协议、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投标报价书、项目部与企业签订的承包合同或责任书、已报价的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条款、分包协议、拟投入的人员、材料采购成本及消耗量控制、机械设备及其费用消耗、其他相关资料和管理规定等。
2、成本计划编制方法。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计划编制方法不是唯一的,例如目标利润法、技术进步法以及据实计算法等,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混合使用。
所谓目标利润法,是指利用施工项目合同总价扣除预期利润所得到的目标成本,项目部预算成本=合同总价-(管理费+目标利润+税金)。此方法相对比较粗放,不够精细,制定的目标很难按照预期实现,过程中不易控制,如果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问题,成本都会被突破,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进行进一步细化。
所谓技术进步法,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优化施工方案和四新技术等降低直接成本。
所谓据实计算法,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科室需要建立资源的实际消耗台账,将各种费用开支按照直接费、间接费、税金等逐一进行统计,其总和即为实际成本费用。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措施
(一)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材料成本控制。对于一个施工企业项目来说,材料成本最高,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5%~75%,可控空间比较大,因此在实施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材料成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在采购建筑材料前,采购人员应当货比三家,在熟悉质量、性能价格的基础上,保证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价格最低的材料,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为了避免“暗箱操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第二,为了不影响资金周转,避免占用大量资金,应当尽量减少材料储存成本,当然这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基础上,项目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职业判断,结合市场行情走势,在价格走高的时候应尽量多储备材料,在价格走低的时候尽量减少材料的储存。第三,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为了节约材料管理成本,减少仓储和堆放损耗,降低材料的二次倒运成本,需合理堆放材料,对施工作业区和材料堆放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第四,为了确保材料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应当严格材料的收发和点验制度,控制材料的消耗和发放环节,按照计划对材料进行严格发放,即限额发料,同时充分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对剩余的下场材料及时进行收回,做好下场料的回收和转场工作。第五,为了防止材料跑冒滴漏,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材料的核算,对每个劳务队使用材料情况要单独挂账,建立材料管理台账,定期进行材料节超分析,定期盘点,独立核算,发现管理中有漏洞,应当及时制定防控措施。第六,为了避免材料损失、浪费、防火、防盗,应当做好建筑材料安全防护工作。
(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机械成本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成本的控制,在满足工期、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使机械设备得到合理使用和调度,尽量减少机械设备的闲置。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可能提高进场设备的利用率,优化机械设备组合;第二,最大限度发挥机械效能,做好工种机械施工调度工作;第三,降低单机使用成本,加强机械设备使用日常核算;第四,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努力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第五,降低机械租赁成本,对于外租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采取灵活机动的租赁方式。
(三)加强施工企业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虽然我们必须以成本目标服从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但不能不惜成本,应当在施工全过程控制成本,兼顾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四大目标,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可能形成成本的环节和过程。对于项目部来说,工程质量管理应当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建筑产品一次性合格完成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四)加强施工企业项目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分包工程的价款需要按照总成本目标的方式来确定。按照分包单位的资质等级,将其应当计取的财务费、劳动保险费、企业管理费的费率降低;按照确定分包单位承担的工程量和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方式,确定分包工程的现场经费和直接费;按照上述确定的项目财务费用、劳动保险费、现场经费、直接费总额,把该工程项目的计划利润降低60%以上计取计划利润;再者,项目部对分包单位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按月进行验工计价,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不得为分包单位预付备料款和工程款,在结算工程款的同时,需要及时扣除项目部代付的各项费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个施工企业逐渐被推向市场,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当前实施的是招投标体制,因此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中标,尽可能降低标价,甚至会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造成负利润现象的出现,施工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此时,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遭遇着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收益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将其提到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来,可以说这将是今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上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四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秀霜,张锦秋.浅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0.
[2]刘禅禅,周爱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考[J].大众商务,20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