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63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3/4/1

作者

□文/孟 玲 李 华 蒋清文

浏览次数

569 次

构建“低碳旅游模式”浅议
  [提要]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
  关键词:低碳旅游;两型社会;消费方式
  本文为河北行政学院2011年度项目《低碳旅游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19日
  一、引言
  人类在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进程中走向了低碳时代,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工农业生产而言,旅游业属于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但碳排放不容忽视。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研究报告指出,仅2005年世界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就达到l3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4.9%。从“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指标看,整个旅游业占5%~14%。另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中的碳排放量将增加152%,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和“旅游发展黄金期”。“十二五”时期,随着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相比世界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都在7次以上频次,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按照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已经达到爆发性增长的基线,旅游消费将逐步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低碳旅游概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
  2009年12月初,《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将“低碳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强调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全面推动生态旅游。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并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综合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它具有游玩节奏慢、游客参与深、体验内省化、文化性和生态性色彩强等特征。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和谐旅游、可持续旅游,而且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旅游”,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
  三、低碳旅游模式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资源掠夺性开发,景区粗放式管理,产业结构失调、管理体制不顺、保障体系欠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旅游发展方式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分别作为旅游的主体、客体、中介机构和管理部门,构成了整个旅游产业链,应该有机联动、形成合力,树立“低碳旅游”新理念,建立起四轮驱动的“低碳旅游”模式,积极推进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一)旅游目的地建设低碳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应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把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例如,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禁止机动车入内,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通过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
  (二)旅游企业行为低碳化。旅游企业包括旅游交通企业、餐饮企业、住宿企业、购物企业、娱乐企业等,是旅游产品开发和资源消耗的主体,更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实践者。
  1、旅游酒店。旅游业发展中,旅游酒店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是碳排放的大户,涉及实现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要鼓励建造绿色和碳中和的酒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能等低碳或零碳能源,少排碳,甚至不排碳。要继续实施绿色饭店行业标准,将愈演愈烈的酒店强调奢华之风转化为强调酒店的方便、舒适。酒店要以节约能源与环境友好的方式经营,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水、废气等,要做好净化处理,再利用或排出。还应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物品尽可能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并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做好回收再利用工作。
  2、旅行社。旅行社不应只关注经济利润,而要注意保护旅游目的地乃至支持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并参与低碳旅游计划,引导游客热爱、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行社应在保持传统旅游线路产品的基础之上,大力开发依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景区景点的低碳旅游项目和线路。例如,低碳旅游示范景区、景点、使用清洁能源或完全人力的交通工具、低碳运营的酒店(旅馆)、低碳化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等。同时,导游要通过讲解,向游客普及低碳理念,宣传低碳旅游的作用和途径,鼓励低碳旅游行为,增强游客低碳自觉性。
  (三)旅游消费方式低碳化。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在同一旅游过程中,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会产生迥异的旅游碳足迹。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
  1、低碳饮食。选择餐饮食物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以减少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从而减少排碳量;尽量食用旅游目的地本地产的食物,避免外来品因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而产生能耗和排碳量;此外还应少吃肉,减少铺张浪费。世界观察研究所(WWI)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每生产1kg肉类,排放36.4kg的二氧化碳,牲畜及其副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少吃肉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促进,更是对环境保护的有力支持。
  2、低碳住宿。选择酒店应把舒适、便捷、环保、经济作为首要原则,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选择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既省钱又惠及当地百姓,还能极大地推动旅游酒店的低碳建设。另外,旅游者应尽量自带洗漱用品,以减少一次性洗漱用品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塑料废弃物。此外,旅游者住宿时的细小习惯对于减少碳排量也有重要的意义。如:住宿超过一晚时不换洗床单与毛巾、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等等。
  3、低碳旅行。有数据显示,公交汽车和铁路占所有旅游运输量的34%,占CO2排放总量(不包括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部分)的13%;长距离旅游只占2.7%的旅游总量,但却占有17%的CO2排放量;自行车旅游或背包旅游的CO2排放量几乎为零。因此,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电瓶车、畜力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排碳量,又有益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另外,尽量选择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制定行程安排。使用电子客票、网上预订客房,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印刷票据产生。
  4、低碳游览。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应做到“留下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减少自身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比如:不乱扔垃圾、途中回收废弃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拒绝“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还可以利用植树造林等“碳中和”手段,“反哺”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降低地球负担。
  5、低碳购物。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外,旅游者应尽量自带饮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及过度包装的纪念品消费,以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四)旅游政策体现“低碳化”。政府要从长远利益上来引导旅游企业在低碳循环方面的外部合作,以政策和市场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出台发展低碳旅游的规划,制定有关财政、税收、人才方面的政策鼓励、扶持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模式;其次,建立低碳旅游指标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标准,推动旅游企业提升自身低碳化水平,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环境保护。
  此外,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提高行业运行效率。如在线旅游服务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旅游分销模式,基于庞大的用户量及快速的信息服务方式,不但可以间接降低损耗,降低整体碳排放量,而且有益于旅游者低碳出游计划的实现。
  四、结语
  低碳旅游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寻求旅游活动方式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的结果,是“十二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是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碳旅游实现方式会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旅游业正在走全新的发展时期。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月浩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政策全解读[N].中国旅游报,2010.1.13.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
[3]柴颖.低碳旅游应当受到重视[N].工人日报,2010.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921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