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65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3/5/2

作者

□文/牟镟霖

浏览次数

1665 次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提要]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统计数据,用绝对收入假设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拟合,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做出经济意义的解释,以验证和发展消费行为理论,得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才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消费函数;农村居民;绝对收入;相对收入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31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所以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和水平就影响着我国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消费行为研究中,国外研究较多的是消费函数,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函数的研究始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之后有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等一系列研究。本文用绝对收入假设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和发展消费行为理论。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短期中,消费可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自发消费指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而引致消费是指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消费,消费函数为:
  C=?琢+?茁×Y (?琢>0,0<?茁<1) (1)
  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设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周围人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周围人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即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低,他也会企图接近周围人的消费水平,这种现象就称为消费的“示范性”;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也受自己历史上曾经实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历史上曾经达到较高的消费水平,即使当前的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者也会企图接近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消费水平,这种现象就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本文中讨论消费的“不可逆性”,由于不可逆性的存在,当前的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曾经达到的消费水平,即曾经所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收入具有随时间递增的趋势,所以可以用前一期的收入代替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用0表示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用1表示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对当前消费的影响,消费函数是:
  Ct=?琢0Yt+?琢1Yt-1 (t=1,2,…,T) (2)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1985~2009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数据年鉴。
  (一)模型构建
  1、绝对收入模型。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回归模型为:
  SCt=?琢+?茁Yt+?滋t(t=1,2,…,T,?琢>0,0<?茁<1) (3)
  其中:SCt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Yt为居民人均年收入,?滋t为随机误差项,?琢为人均年基本自发消费需求,?茁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2、相对收入模型。按照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回归模型为:
  SCt=?琢0Yt+?琢1Yt-1+?滋t(t=1,2,…,T,0<?琢0<1,0<?琢1<1) (4)
  其中:?琢0表示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琢1表示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的结果如下:
  1、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SCt=41.575+0.756Yt
    (1.83)(80.687) (5)
  R2=0.9965 F=651.433 D.W.=0.454
  2、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SCt=43.986+1.12Yt-0.404Yt-1
    (2.512)(14.171)(-4.647) (6)
  R2=0.998 F=5713.063 D.W.=1.507
  (二)模型的检验
  1、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检验。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65,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截距项和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21的临界值,并且从斜率项的值看为0<0.756<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设。此消费函数模型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学检验,下面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1)White检验。本文采用White检验来检验异方差性。White检验是建立辅助回归模型的方式来判断异方差性。R-squared=10.682,表明不存在异方差。对样本容量为25并且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在5%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模型中D.W.<dl,显然消费模型中有自相关。
  (2)广义差分法。下面运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自相关的处理,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估计,1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dl<D.W.<du,表明仅采用1阶广义差分变换后的模型的序列相关性不能确定,因此有必要进行2阶广义差分。运用Eviews软件计算得到2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公式7所示:
  SCt=34.546+0.761Yt+1.071AR(1)-0.369AR(2) (7)
  (0.635)(38.582)(4.949)(-1.704)
  R2=0.999 F=4540.074 D.W.=1.926
  在5%的显著水平下,du<D.W.<4-du,表明采用2阶广义差分变换后的模型已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2、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模型检验。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8,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但是,?琢0=1.212>1,?琢1=-0.404<0,模型的两个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都不合理。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中,出现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意义明显不合理的情况,样本数据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大。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法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从此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共线性,所以相对收入假设消费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不能应用。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不应用。农民消费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农民消费依然由收入决定,所以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的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与转移性和财产收入构成。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作为农民收入中最稳定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农业收入比重在下降。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只有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消费水平才能真正增加。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第一,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居民非农产业收入。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减少没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传统的低质农产品,大力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潜在需求大的优质农产品,尤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第二,通过完善利益机制、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使农民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经营活动,拓宽农民增收环节;第三,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发展与应用、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第四,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各种限制,增加农村居民进城打工的收入;第五,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建立适合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特点并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税费征收制度,不断完善征收办法,切实减轻农村居民负担。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武.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6.
[2]王桂朵.扩大农村消费新突破口的选择[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3]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05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