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68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3/7/1

作者

□文/崔玉姝

浏览次数

351 次

居民造林减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提要] 本文基于保定市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描述法和Logistic计量模型法,对居民进行造林减碳的认知、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居民造林减碳意愿较高,对节能减排的认知水平、职业、婚姻状况对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全球暖化;造林减碳;林业碳汇;保定市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问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条件价值评估框架下河北省居民林业碳汇支付意愿研究》(课题号:201201191)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居民造林减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保定市的调查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7日
  一、研究背景
  瑞典的环保署于2008年的调查中,认为气候变化的情形严重的比例,由2002年时的63%增加至2008年的71%(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8)。Aoyagi-Usui(2008)比较日本1997年、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1年的民意调查,发现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正逐步聚焦于全球暖化问题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国际化、政治化并成为世界各国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哥本哈根协议文件,2009)。Benítez et al.(2004)研究表明,通过森林固碳方式来减缓碳释放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有明显的成本优势。Canadell & Raupach(2008)认为,通过林业活动减缓碳释放有4种策略:通过造林或再造林增加林地面积;在林分和景观尺度上增加现存森林的碳密度;拓展林产品使用使其持续地替代化石燃料进而减少CO2排放;减少毁林和林地退化的碳释放。《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同意将造林和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CDM项目。哥本哈根协议文件(2009)提出,“减少滥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引起的碳排放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通过立即建立包括REDD+在内的机制,为这类举措提供正面激励”。鉴于林业碳汇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成本优势,我国将林业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并提出了相应的行动方案与发展目标。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提出中国林业行动的3个阶段性目标和22项主要行动(国家林业局,2009)。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增加林业碳汇,力争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
  由上述可知,舆论可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行动,可有效解决特定的风险(Leiserowitz,2007),因此就全球暖化而言,公众的认知与态度,是解决气候变化、全球暖化等环境问题的重大关键。然而,公众的个人特质不同、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对全球暖化等环境问题态度及行为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能了解公众的想法,应可协助政府有效制定及推动政策或制度制定。据此,本文以造林减碳为主题,针对保定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国内城市居民对节能减排问题的感受,进一步探究对造林减碳的参与,以提供后续相关政策推动的参考。
  二、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本调查于2012年4月进行选取保定市保师附小、联盟西路小学、河北小学、时代商厦、保百大楼、惠友超市为调查地点,在放学期间和周末进行问卷发放和访问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扣除填答不完整之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数为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
  被调查者男女比例相近(48.5%、51.5%),年龄层分布为:18~25岁比例为6.8%,26~35岁所占比例为35.2%,36~45岁所占比例为21.3%,55岁以上的比例为36.7%。被调查者为已婚者占88.2%、未婚占11.8%。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学(专)的比例最高为46.3%;其次是高中(职)学历者占23.4%。受访者从事的职业,以从事商业活动为最多,占30.6%,其次是军、公、教为18.0%。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分布:以月收入2,000~3,000的占20.0%,由累积百分比来看,则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的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而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者占5.5%。回答没有收入的比例为3.6%,可能原因为目前没有固定收入职业者(如学生、保姆),对于是否有参加环保团体或宗教团体,被调查的87.7%回答没有,回答有者仅占12.3%。
  三、居民造林减碳意愿的二元logist模型分析
  居民对林业碳汇的认知情况和消费方式对引导企业进行减排和促使企业参与购买林业碳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生态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居民也是潜在的林业碳汇需求者。
  (一)居民参与造林减碳的意愿。居民调查在以下三个方面显示了居民参与造林减碳的认知和意愿情况。
  1、居民对环境的认知方面。85.3%认为现在气候异常;21.5%认为缓解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主要由个人来负责。
  2、家庭为应对气候变化购买林业碳汇方面。85.6%认为个人和家庭有必要减排;64.6%愿意个人排碳付费,35.4%的答案是不愿意。
  3、个人对林业经营者进行支付的渠道。选择“个人交森林生态税”的最多(41.2.%),其次是“购买绿色生态专项基金(或彩票)”(35.7%)和“从水电费中支付”(23.1%)。
  (二)居民造林减碳意愿的二元logist模型构建
  1、模型选择。运用如下计量模型:
  Log(Pi/(1-Pi))=c+?茁1G1+?茁2Y2+?茁3Mi+?茁4Ei+?茁5Vi+?茁6Ri+?茁7Di+?茁8W8+?茁9K9+?茁10C10+?着
  Pi/(1-Pi)指居民愿意参与造林减碳的概率与不愿意参与造林减碳的概率之比。Pi表示居民i“是否”愿意参与造林减碳的一个二分变量。Gi代表居民i的性别(1=男,0=女);Yi代表居民i的年龄,用周岁表示;Mi代表居民i的婚姻状况;Ei代表居民i的文化程度,用年表示;Vi代表居民的职业;Ri代表居民i的月收入,用元表示;Di代表居民i认为自己是否有必要减排,为二元虚拟变量(1=是,0=否);Wi代表居民i认为是否愿意为排碳付费(1=愿意,0=不愿意);Ki代表居民i是否知道林业活动有固碳作用(1=知道,0=不知道);Ci代表居民i认为林业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1=是,0=否)。ε为随机扰动项,表示没有观测到的随机因素。变量说明见表1。(表1)
  2、计量结果。应用SPSS软件对居民造林减碳意愿进行计量分析,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
  计量结果表明:
  ①是否愿意为个人排碳付费”(C)对“是否愿意参与造林减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显著程度达1%。这说明公众越愿意为个人排碳付费,就越愿意造林减碳。
  ②“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C)对“是否愿意造林减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显著程度达1%。这说明,公众越认为森林固碳应得到补偿,就越愿意造林减碳。
  ③“是否知道森林有固碳作用”(K)对“是否愿意造林减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显著程度达5%。说明公众对森林固碳的作用越了解,就越倾向于造林减碳。
  ④ “性别”(S)对“是否愿意造林减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显著程度达5%。表明男性相对女性更倾向于造林减碳,婚姻状况(M)对“是否愿意造林减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显著程度达5%,表明已婚人士更倾向于造林减碳。
  职业(V)对“是否愿意造林减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显著程度高达5%,表明军公教相对于其他职业更倾向于造林减碳。
  ⑤“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对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意愿均没有显著影响。部分原因可能是调查的样本结构不够均匀,也可能是保定市居民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与这些变量的关系还没有体现。
  四、结论
  本研究分析结果:知道政府推动节能减排行动、知道林业碳汇或低碳生活的被调查者比例高于不知道的受访者比例,因此对于政策的推动,让居民知道其内容是重要的,居民知道,其配合政策的意愿也会提高,建议应加强对造林减碳的倡导,以增加居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达成有效沟通。(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河北•保定)

主要参考文献:
[1]A1agi-Usui M.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factors for promoting proenvironmental actions from the Information gain and social capital point of view.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2008.1.2.
[2]李怒云,龚亚珍,章升东.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3.
[3]哥本哈根协议文件(全文).http://www.sina.com.cn,2009.12.2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995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