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胜任力是区别处于特定情境之中的卓越者和普通者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招聘和考核员工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胜任力评价模型应用于课程教学,通过聚类和因子分析法提炼外销员关键能力因子,并构建外销员胜任力模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贸相关职业胜任力为目标,通过转变课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体系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贸职业能力。
关键词:国贸实务;胜任力模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240014);邢台学院教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GY120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22日
一、引言
胜任力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里兰提出,是区别于处于特定情境之中的卓越者和普通者的主要特征,它可以是任何可被精准测量且能显著区分个体差异的特征要素,如价值观、动机、个性、技能和知识等,它是企业招聘和考评员工的重要依据。目前,该模型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胜任力评价模型应用于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胜任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国贸实务》课程教学,通过聚类和因子分析法提炼外销员关键能力因子并构建外贸职业(外销员)胜任力模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贸相关职业胜任力为教学目标,通过转变课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体系等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贸职业能力。
二、外贸职业能力因子分析和胜任力模型构建
结合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走访调查知名外贸企业的高层管理者(HR经理)、浏览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等)外贸相关岗位的具体描述与招聘要求,使用聚类和因子分析法提取从事外贸相关职业所应具备的熟悉外贸流程、外贸单证制作与处理、商务英语应用水平、商务沟通谈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因子并构建外贸职业胜任力模型。(表1)
在此基础上,国贸实务课程以外贸企业应用性、技能型人才需求为调研前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纲要,以培养提高学生外贸职业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考评方式为突破口,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外贸业务综合素质。
三、基于外贸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国贸实务教学改革与设计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传统的《国贸实务》课程教学目标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学科”或“教材”设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理解记忆”为主,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考核方式以“试卷考试”为主,且多为理解记忆之类题型,造成学生自我认知与用人企业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当今时代,任何课程的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适应用人单位甚至职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成为高就业、高起薪、高发展的“三高毕业生”。所以,根据外贸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将《国贸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外贸企业工作职责或职位需求”设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课内外训练”相结合,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课程考核以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主,大幅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能力为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我们根据外贸业务员胜任力指标,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订货、合同、支付方式、装运、保险、索赔等环节进行甄选恶化优化,整合成建立贸易关系、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6大关键环节。(图1)
根据外贸职业胜任力模型,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国贸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贸易合同磋商及程序履行能力的同时,强化外贸业务英语信函及文书撰写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互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高度适应力、多种交流能力、非公式化及非现成套路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以及历练个人品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外贸职业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递方向是教师-学生-企业,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用脱节严重,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动力不强,导致国贸实务课程教学满意度不高。必须以培养和提高外贸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进出口交易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继续完善模拟教学,通过设计贸易情景,让学生分组扮演进出口商、海关、商检、运输、保险、银行等角色,模拟进出口交易过程,并制作相关单证;进一步丰富案例教学,建设了国贸价格术语案例库和国际货款结算案例库;深化专题教学,围绕当前国际贸易前沿热点问题,开设了“中美贸易问题与展望”、“中欧贸易问题与展望”、“中日贸易问题与展望”、两反一保和非关税壁垒等专题,让学生们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专题,通过网络、报刊等搜集大量相关信息,以讨论会、辩论会、专题演讲等形式深化对这些国际贸易热点问题的了解;尝试双语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鼓励学生到外贸公司以外贸跟单员、业务助理等方式进行实践。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满意度。
(四)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发挥其引导、评价和促学功能。目前的课程考评体系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以教材为主、重评价轻引导的弊端,考评方法局限于试卷考试,课程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导致学生认为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了,对培养和提高外贸职业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为此,应构建以能力测评为核心,加大对学生外贸业务践行技能考核的力度,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以过程考核为重点;根据不同的能力模块和评价标准,将企业和行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开放式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的引导、评价和促学功能。
另外,任课老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参加相关课程培训和研讨,加强同国内国贸学科实力较强高校同行的联系,加大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加强学科研究,探索并实践国贸实务、外贸函电和国际商法课程联合,教师也要考取相关专业的培训师资格,做双师型教师。同时,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科研究,追踪和把握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提高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能力。(作者单位:邢台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元阳.基于岗位职责以及胜任力模型的出口贸易销售人员的结构化招聘方案[J].商品与质量,2011.11.
[2]张式锋.国际贸易业务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初探[J].江苏商论,2012.4.
[3]智联招聘.http://www.zhaopin.com/,中华英才网:http://www.chinahr.com/,邢台人才网:http://www.xtrcw.com/.
[4]张健,潘维琴.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设计之研究——基于胜任力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1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