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历逆周期放量信贷规模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后,其信用风险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信用风险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商业银行2007~2009年的具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阐释不同性质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下信用风险的表现。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8日
一、引言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部门,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国家,直到新近发生的欧债危机,它的破坏性、扩散性和不确定性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我国商业银行为确保经济增速,经历逆周期放量信贷规模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其信用风险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信用风险,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遵循CAMEL评级标准,引入成长性指标,构建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商业银行2007~2009年的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上,遵循CAMEL评价体系,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从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和成长性六个角度选取了基本上能够反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的评价指标,共16项统计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充足性包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权益资产占比,衡量银行资本实力和抵御资本风险能力;2、资产质量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总额准备金率,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3、管理水平包括:管理费用占比、成本收入比,反映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力;4、盈利能力包括: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权益回报率,反映银行生息资产和股权资本的盈利能力;5、流动性包括:贷存比、流动资产占比,反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6、成长能力包括:存款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贷款增长率。(表1)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4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共19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各银行公开的2007~2009年年报及Bankscope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首先对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的具体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同理,利用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计算综合得分及排名,并对最近3年主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发展变化进行阐述。
(一)因子辨析。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其中,前5个因子的方差之和占样本方差的86.102%,而且从第6个特征值开始均小于1,这表明这5个因子能够反映原来16个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指标的86.102%。一般来说,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0%以上,即认为比较满意,因此2009年提取5个因子。
计算5个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找出各公因子的高载荷指标。根据正交载荷阵中的高载荷将指标分成5类公共因子,逐次辨识。
在因子F1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资本充足率、X2核心资本充足率、X3权益资产占比、X7管理费用占比、X8成本收入比、X12贷存比,因此可以认为,F1代表了资本管理因子,反映了资本风险和管理水平,其贡献率最大,达到25.25%;在因子F2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4存款增长率、X15资产增长率、X16贷款增长率,代表了成长性因子,贡献率为22.93%;在因子F3中,X4不良贷款率、X5拨备覆盖率、X6贷款总额准备金率,可以认为F3代表了资产质量因子,贡献率为14.58%;因子F4在X9净利息收益率、X1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X11平均权益回报率的指标变量上负载非常显著,反映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可以概括为盈利性因子,贡献率为12.22%;在因子F5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3流动资产占比,可以概括为流动性因子,贡献率为11.13%。
(二)综合得分。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因子得分。
最后,利用公式F=■(U■×C■)
其中,F为某银行的综合得分,Ui为第i个公因子的权重,Ci为该行第i个公因子的得分值,n为公因子的个数;Ui=?姿i/∑?姿i,?姿i是公因子相对应的特征值。计算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同理,可得到2007年和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2。(表2)
(三)结果分析。综合得分反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综合得分越高,信用风险越小;反之,信用风险越大。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得分较高,在近3年的排名中一直比较靠前,是比较稳健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袭击下,城市商业银行却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各项经营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2.2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风险化解成果显著。2009年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开设异地分行,推进规模扩张,在准备金等方面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综合得分都大于零,交通银行比较稳定,招商银行、浦发银行2009年得分有些下滑,但总体来说,这些银行经营状况比较稳健,信用风险比较小。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深发展银行、华夏银行等的得分比较低,说明它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问题,在经营风险和资本风险方面需要改进。
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风险加剧,建设银行相对稳定。2008年中国银行降到第16位,工商银行降到第13位,建设银行第8位。一方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内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另一方面2008年我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加大了政府投资,因此几大国有银行在政府指令性贷款的要求下,资本充足率下降,经营风险加大,流动性风险也加大,综合风险有所加大。农业银行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主要是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各项得分,致使综合得分偏低,但2009年农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和准备上市的过程中,不良资产率下降,经营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四、结论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7~2009年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性质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下信用风险的表现,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风险化解成果显著;股份制银行比较稳健,但有些银行在经营风险和资本风险方面需要改进;国有商业银行受冲击较大,风险有所加大。总之,我国银行业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银行业信用体系,在发挥信贷投放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从防范、监测、预警、化解等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新金融,2009.2.
[2]祁梦悦.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现代金融,2009.8.
[3]王晓猛,徐昭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J].西南金融,2009.12.
[4]张颖,马玉林.新资本协议下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6.
[5]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