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52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4/8/5

作者

-

浏览次数

12809 次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更多地关注。2001年底至2002年,世界级大公司会计造假案频发,这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含义的解析,并进一步通过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从而得出其中对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借鉴意义的几条启示。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的就是会计信息所具有的性质。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来看,所认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区别。例如信息提供者可能更多地是着眼于经营管理责任(包括会计师责任)的解除,即要求自己只要按照现有的规定执行就提供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可能认为“对会计核算在理论上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真相”,即会计信息必须反映经济真实,只有达到这一要求的会计信息才是高质量的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论日益占据了上风,“在资本市场发育十分成熟、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全面影响的情况下,比较而言,决策有用学派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为确当”,人们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以对决策有用的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曾有过许多争论,各国会计准则对质量特征的规定也不尽相同。但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争论之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从财务报告的目标出发,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等也先后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本文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表述可通过该公告中的图示加以阐述。按照FASB的定义,相关性是“导致决策差别的能力”,具体指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值得使用者信赖,它又分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中规定:会计信息四项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表中提供的信息要便于使用者理解,但对于有些复杂事项的信息若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不得以某些使用者难以理解而将其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相关性是指财务报表的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其内涵要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作用。另外重要性为相关性提供了一个“分界线”或者说是“取舍点”。
  可靠性是指资料没有重大差错偏向并能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
而能供使用FASB者作依据。
  可靠性的内涵包括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
  可比性是指使用者能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以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可比性要求企业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这些政策变动中的影响告诉使用者。
  框架中还特别提到了相关与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共有三个:及时性——对于事中必须作决策的使用者来说,及时提供信息可能更相关,但却可能因缺乏对所有方面的了解而不够可靠。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普遍的约束特征,要求信息所产生的效益应该超过提供信息的成本。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为了满足会计报表目的常要在各信息质量特征间进行取舍,而各质量特征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重要性,属于职业判断问题。
  3、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体现在1993年开始实行的会计准则以及2001年修订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要求中。基本会计原则中的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被看作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规定。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究实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必须一致,要求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三者之间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几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在以下几点中看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规定中与国际的差异,并可得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亟待改进的部分。
  1、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重视程度及对其作用方向规定的比较及其启示。在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一直是FASB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得以清晰列示。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也专门列出,并花费较大篇幅对质量特征的含义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阐述。在这两种质量特征的规定中,通过对各个质量特征内涵的阐释可以看出,一方面,它使会计目标得以具体化,体现着会计目标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作为原则性规定对关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处理程序和基本方法进行着直接指导,质量特征的作用在于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帮助使用者理解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
  而在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没有单独列示,只是将其列入会计原则之中,它与其它若干项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指导会计核算工作。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将其作用方向主要定位于规范会计实务处理上,没有体现出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信息使用的指导意义。会计信息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把握会计信息质量应当是其他相关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因而,应当考虑在我国建立起自己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把质量特征加以具体阐释,真正发挥其落实会计目标、指导会计工作及启示准则制定的作用。
  2、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内在联系的比较及其启示。在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清晰地划分了各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并指出了主次质量特征间的结构层次。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的主要质量特征有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在相关性下,又有“预测作用”、“确证作用”和“重要性”作为约束性的次要质量特征;在可靠性下,又有“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型”、“审慎”和“完整性”作为内涵阐释的次要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规定的主要质量特征只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两种,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则属于次要质量特征。通过层次的划分,突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明确了会计目标。
  而我国诸多质量特征之间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的十三项基本原则,很难具体说何者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要求。具体分析后可以认为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实质重于形式等构成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这些要求就其内容看虽然非常全面,但由于内部逻辑关系的混乱,一系列的条款平行罗列,各部分间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架。因而应当考虑建立一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其他相关因素作为次要质量特征或内涵限定和约束条件的逻辑框架,使其既能适应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衡量标准的需要,又能顺应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趋势。
  3、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权衡的比较及其启示。美国及国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规定了不同的约束条件,但其中成本效益条件却作为二者基本上都有的约束条件存在着,这一条件要求为满足任一质量特征而花费的成本必须不超过其所能带来的收益。由于各个质量特征之间可能会有所冲突,无法兼顾,这就需要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在质量特征间无法统一时提供参照。成本效益原则就成为了进行这一取舍的约束因素。
  而在我国却缺乏成本效益这一约束条件。人们认为“以‘着眼于用户’为出发点的‘改进财务报告’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正确处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而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究竟如何取舍的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如果不确定一个衡量标准,就很难在相关性与可靠性间做出适当的选择。树立成本效益的原则可以使得企业在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估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要求,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满足某一信息质量特征而花费巨大的成本,结果得不偿失。(□文/刘 恒)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122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