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7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3/8/30

作者

□文/毕秀芝

浏览次数

395 次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分析
  [提要] 中国和东盟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自由贸易区的体制下,各国把国际投资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积极创造更有利于投资的环境,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出发,分析国际投资对各国的影响,展望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投资方面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投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6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十个东亚国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组建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也促进了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相互投资的增长,发挥了国际投资的效应作用。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环境分析
  (一)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投资的有利因素。中国和东盟各国有着有利的环境基础:1、相互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状况,而且规模庞大的华人也分布在东盟各国,这一分布网络成为中国和东盟在相互投资方面的重要联系和纽带;2、地理上的优势,中国与东盟各国相距短,双方可以就近投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3、中国与东盟各国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优势与特点,双方的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强,有利于区域内的相互投资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等等。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通过不断地削弱贸易关税,降低或是取消贸易壁垒,为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减少阻碍,为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提供了更加便利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双边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使得投资的阻碍因素不断削弱。
  (二)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官方推动作用与支持。从2002年11月4日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10+1协议》),到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政府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简称《投资协议》),再到《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等一系列文件的签订,这些协议是服务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投资安排,它为投资者及其投资提供了高水平的保护,为在中国和东盟间建立自由、便利、透明及竞争的投资体制奠定了基础。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双方互为合作战略伙伴,建立的多种磋商机制,如“10+1”(即是东盟十国与中国)、“10+3”(即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日本、韩国)、“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以及永久性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的建立,都为双方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扩大相互投资合作的范围。
  (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和平稳定。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的投资是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的。当今世界,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通过不断努力发展,在世界中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经济也快速增长,而东盟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目标的制定,都有利于双方之间的相互投资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作用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既会对东道国,也会对投资国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的影响都不具相同,应将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相结合。以下主要从国际贸易、资本、技术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等方面来阐述中国和东盟的投资作用。
  (一)国际投资会引起资本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对东道国的投资会导致东道国的资本增加,而投资国的资本减少,提高资本在市场的配置作用和资本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国际投资产生的利润或是亏损,会导致资本流入或是流出,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顺差或是逆差。在中国和东盟的相互投资中,主要是东盟对我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的国际顺差。
  (二)国际投资作为国际贸易产物,反过来也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国际投资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开东道国和经济集团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投资者和东道国的企业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而且投资国选择是否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东道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比较投资还是贸易,通过比较出口贸易中的运输成本和直接投资生产中所需要付出的固定成本来选择是投资还是贸易。从这个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代替对外直接贸易,投资成为贸易的另外一种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国和东盟各国通过相互之间进行投资,代替对外直接贸易,减少相应的成本,促进利润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时有效地占领市场,加强贸易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投资越来越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国际投资会促进技术的转移,对东道国和投资国产生技术效应,而技术效应的产生取决于技术转移的方式,可以是转移给直接投资建成的独资企业以及参与的合资企业,等等。技术转移有利于东道国的技术升级和优化,为东道国带来示范作用,引领着东道国企业的学习与改进、完善;也会形成竞争效应,促使东道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与东盟的直接投资既是技术转移的手段,也是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四)国际投资在促进技术转移的同时,也会直接关系到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内部分工的发展。技术转移产生的技术效应会推动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投资国通过改变东道国的要素配置结构,引导消费需求,以及对当地的示范和竞争效应,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根据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得出:适当的国际投资也会对投资国产生积极效应,在投资国进行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开发研究新的更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带动本国的技术升级。
  (五)从对东道国和投资国的社会效应看,国际投资会提高东道国的就业率、提高人们的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适时的直接投资还会为东道国提供及时的帮助,帮助部分处于资金匮乏期的企业,使得它们能够渡过难关。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的投资,一方面为东道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通过培训和指导员工们为东道国开发了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东道国的人才素质和质量;另一方面相互交流与沟通人才相互互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资国的人才流失,给投资国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之间的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国际投资在这一贸易区内发挥着资本流动效应、技术转移效应、产业升级与优化、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当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中国和东盟各国要坚信未来的发展是一片光明的,只要中国和东盟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抓住各种发展的机遇。
  在当代的发展中,经济全球化是主流,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变现形式,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扮演着领先者们的角色,它们创造着一个个瞩目的成绩,在它们的引领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它们为前鉴,从中汲取营养,又注入新颖的因素,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进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着。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投资方面一直主要是东盟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国际收支顺差。鉴于此,在以后中国应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发挥中国的潜力,提高中国在这一投资体系中的作用,也为东盟各国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东盟各国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与优化;东盟各国应继续扩大对于我国的投资,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在实施中,首先应该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通过双方的官方支持,更好地促进双边投资的发展;其次,要保持双边投资的平衡,避免失衡,中国要加强对东盟各国的投资,使得这一体系内的投资额得以平衡;再者,双方应积极扩大和创新投资领域,把投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工业,扩展至服务业,例如旅游行业、环境保护行业等等,既能够实现双方的利益,又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薛荣久.国际贸易.
[2]李荣林,宫占奎,孟夏.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3]王勤.东盟国际竞争力研究.
[4]王勤.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新格局.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6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