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78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3/11/28

作者

□文/姚 佳

浏览次数

632 次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因及其防范
  [提要]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无疑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防范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和防范
  收录日期:2013年9月6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所谓利润操纵,简单地说就是上市公司基于某种目的或某种动机而对本公司所实现的利润采用一系列方法进行人为调节的一种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壮大,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上市,许多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条件会粉饰公司业绩、为获得配股资格会提高公司利润、为规避所得税会隐瞒公司利润、为避免股票被摘牌会调节公司利润、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会虚增公司利润等等,总之,为获得公司短期或潜在的利益公司都会进行利润操纵,再加之我国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职业道德的缺失,都进一步滋生了“利润操纵”这一行为。因此,利润操纵是我国上市公司中一个比较突出且复杂的问题,利润操纵的后果极其有害,它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了社会信用的危机。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广大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非常必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亦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无疑说明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是一个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有关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理论界尤其是会计、审计职业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学者Barton,Jan simko,Paul.J(2002)认为平衡表积累了以前会计选择的影响,所以其净资产的水平部分反映了其以前年度利润操纵的程度,即平衡表对利润操纵具有约束力。他们检验了1993~1999年间的3,649家公司,结果发现随着代理人对净资产价值的夸大,报告为更高的正利润或更低的损失的可能性是下降的。
  Bowman,R.G.Navissi(2003)分析了非正常收益与利润操纵的关系,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常收益能够预示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他们认为自行列支的应计项目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方法,那些利润为负的公司更可能采取利润操纵行为粉饰报表。
  D.Igan,M.Pinheiro(2010)构建了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提出了公司内部所有权对盈利决策的影响,以及这些决策是如何影响投资体系的。研究指出,公司治理水平较弱的公司较容易出现利润操纵的行为,应当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以防范公司进行利润操纵。
  我国著名学者葛家澎教授(2000)揭示了上市公司的数字游戏,指出上市公司在利润作假方面采用的五种常见手法:1、一次性地在资产负债表上冲销“大量的公司重组费用”;2、收购兼并会计的所谓“创新”;3、滥用重要性原则;4、根据不真实的假定去估计负债,形成混杂的秘密准备;5、提前确认收入。
  李歆(2003)研究了净利润的构成,指出应计利润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法,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可用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衡量。该研究给出了利润操纵的七种测量模型并对每一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进一步指出利润操纵的测量模型可以用于识别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预测企业的应计利润。
  李延喜、姚宏、高锐(2006)设计了17组有一定配比关系和内在联系的会计指标,选取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有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与无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的相关会计指标的横向对比和相关分析,找到能够反映两者差异的定量指标,并根据实证结果构建指标的“安全区域”与“警戒区域”,从而使普通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成为可能。
  国内外研究学者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果。其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利润操纵以及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因,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加强利润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稳定证券市场。
  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因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包括利润操纵动机和利润操纵成因,动机就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也就是回答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目的;成因就是上市公司能得以进行利润操纵的根源,也就是回答上市公司为什么能进行利润操纵。利润操纵动机和成因构成利润操纵动因,如图1所示。(图1)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目前,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主要表现在:
  1、增发新股或配股而操纵利润。为扩大资本规模,很多公司会选择增发新股或配股来筹集大规模资金。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却受到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根据我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增发新股还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2、提高新股发行价格而操纵利润。在我国的监管体制下,上市公司为了尽可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就必须采用提高新股发行价格的手段。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股票的市盈率一般会受到政府管制,所以上市公司为募集更多的资金会有意提高每股收益。
  3、规避公司所得税而操纵利润。公司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得到。一些公司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缩减利润,到达少交或不交所得税的目的。
  4、公司高管自身利益而操纵利润。自新的激励制度——期权制度实行以来,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构成中,股票期权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公司业绩不佳,导致股价表现不佳时,有些高级管理人员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倾向于提高利润,用利润操纵的手段虚夸公司业绩。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
  1、证券市场监管、惩罚力度不够。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存在,从造假经济学来说,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就存在着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旺盛需求。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于是会计信息的造假者在预期收益大大高于预期成本时,造假者便会跃跃欲试。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利润操纵的处罚有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执法不力,致使大部分造假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进而使更多的人对“造假”怀以好感。证券市场的监督不力和不严造成了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
  2、地方和部门局部利益驱动。当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与所属公司的利益发生驱动时,政府和主管部门就会默许与支持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在《证券法》颁布前,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有选择企业的权力,证券监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和对上市额度进行核对。在社会对股票处于投机欲望需求强烈的情形下,新股的发行具有较大的利益空间,在这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会想方设法地为其企业争夺股票发行额度,当上市公司出现亏损面临被摘牌时,某些政府又设法为所属上市公司庇护,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更放心,鉴于此,连巨额负债的公司也竟能贴着“业绩优良、前景广阔”的标签上市。拥有政府这把可靠的保护伞是某些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之一。
  3、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完善。任何制度都有它的缺陷和不完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转型,现实中,会计准则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实践,这会导致某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能性,给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机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往往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做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反之,采用成本法。但很多公司却在这两种方法上做文章。当被投资公司赢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
  4、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其审计目的是对会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在保障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防范财务报告粉饰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存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不到位,可能扭曲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总体不到位;监管体系与手段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上市公司造假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查处。有些上市公司不怕冒险可能进行利润操纵。
  5、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公司法人结构的严重缺陷是某些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公司文化历史较短的原因,因为从严格意义来说,现代公司制应是产权明晰、两权分离、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公司制的核心应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股东会及管理层都应尽忠职守、相互协作、有效制衡,但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原对政府高度依赖的所谓“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化而来,同时由于国企在公司制改制时没把重点放在转换经营机制上,而过分强调从证券市场筹资,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不重视,致使我国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方面严重的先天不足。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市场机制的欠缺导致管理当局既无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内在压力,也无外在压力。
  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防范
  (一)加大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从以往我国上市公司的造假的案例可以发觉其利润操纵的方式方法越来越隐蔽,甚至有些公司会深谋远虑一套自己的造假系统,造假程序从购销合同、货物入库单、出库单、保管账、成本计算单、财务手续等一假到底,几乎让人无从怀疑。因此,为了将这些不易察觉的造假方式“嗅”出来,证券监管人员需不断提高自己执业技术水平,做到道高一丈,才能将试图通过造假欺瞒监管部门、公众的上市公司或管理者给“揪”出来。同时,由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与所属公司也将收敛其利益勾结行为。
  (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大量的会计处理选择方法,这给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空间。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减少会计选择,把操作规范化,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缩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进行空间。
  (三)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管。随着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发布,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也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应该完善审计监管理念,深化对独立审计准则所规定的审计目的与范围、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抽样、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内容的审核。做好审计的事前防范、事中关注和事后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审计监管制度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实行监督,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举报制度,对涉及执业质量问题的举报认真调查核实;借助新闻媒介,对行业内违法、违规行为及其查处情况及时曝光。形成严密的政府、行业、社会监督网络。对于弄虚作假、职业道德败坏的上市公司严加惩处,绝不姑息。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认真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同时做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从抓知识培训、上岗考核、职称管理、奖惩制度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新知识、新制度,不断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会计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法制观念,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依法进行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加大对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减持国家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切实落实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健全董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经理层的运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选拔聘任机制;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胡振超,林浩.会计作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害:美国证交会对上市公司玩弄数字的关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0.5.
[2]李歆.利润操纵测量模型的评价及其应用[J].财会月刊,2003.10.
[3]李延喜,姚宏,高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识别模型研究[J].管理评论,2006.1.
[4]D.Igan,M.Pinheiro.Incentive to Manipulate Earnings and its Connection to Analysts’Forecasts,Trading,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0.4.
[5]Barton,JanSimko,PaulJ.The Balance Sheet as a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straint,Aeeounting Review,Oct2002 SuPPlement,Vol.77 Issue4.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539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