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信息类别 |
首页/本刊文章/第479期/文化/教育/正文 |
发布时间 |
2013/11/28 |
作者 |
□文/干冀春 柴清风 鲍双振 孙 红 张 华 |
浏览次数 |
213 次 |
[提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校的招生规模、校园环境、实训设备等均有了明显提高与改善。但纵观毕业生整体素质,与企业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高职学校忽视了学校文化等内涵建设,未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关键词:企业文化;学校文化;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校企融合的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D12400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研究项目《高职校企融合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YS20120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初探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2日
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2011年5月,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校企文化融合的作用
校企文化融合就是要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内容与要求,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既能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充分感受企业用人需求及具体岗位要求,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其顺利进入企业、尽快适应岗位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而言,校企文化融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要进入企业一线岗位,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入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全面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亲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体会到企业的竞争压力和职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优秀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成才。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走向“职场”的必备条件,仅仅通过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必由途径。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准确定位,树立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等优秀企业精神,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
(三)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企业的整体水平。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让学校充分了解企业需求,使校企双方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为双方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条件,不仅有利于全方位实行校企合作,而且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企业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高职学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是大势所趋,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职业岗位要求及企业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是企业获得高技能人才的捷径。因此,高职学校应将企业文化精髓融入学校文化各个方面,突出学校特色和职业特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时时处处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二)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高职学校应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融入企业文化。在课程标准上,与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保持一致,体现职业院校的职业特性、服务面向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要求,具有行业企业特点;在授课方法上,遵循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规律,采用教—学—做一体、理论—实践一体化、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等方法。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了解行业技术标准、产品特点及岗位任职要求等,为顺利进入企业奠定基础。
(三)实习实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1、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合作,争取企业的支持与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应在车间布局、车间管理以及实训环境等方面贴近行业企业实际,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生产情境中进行生产工艺及管理训练,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与企业结合,培养“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因此高职学校应大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管理、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习实训环节,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等任务。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一线,不断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文化。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1、优化学校物质环境,彰显行业企业文化特征。高职学校要在物质文化层面上突出职业特色,利用教室、走廊、校园环境等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如在学校显著位置,教学楼楼道、宿舍楼道等处张贴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经典标语,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橱窗,重点宣传优秀企业、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让在校学生亲身感受身边人的成长历程,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充分融入文化。高职学校校园文化活动要注重体现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可在学生活动中可以充分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如可与企业共同举办文艺活动,科技节采用企业冠名等方式增强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此外,通过举办技能竞赛等活动,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以及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
总之,高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吸收、融入更多的企业文化,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等内容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山华.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入.企业导报,2011.3.
[2]董炯华.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12.16.
[3]徐天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4]侯德文.融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