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79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3/11/28

作者

□文/吴轶渊

浏览次数

444 次

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控模式简析
  [提要] 本文简析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特征、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模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简析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控模式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8日
  一、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企业特征
  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资金多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或者通过小范围的筹资而取得,这决定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的资本规模很小;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缺乏,使中小企业无法放心地把企业交由家族成员以外的人员来创业,因此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的特征主要是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产品单一、经济实力较弱、生产经营条件简陋、组织简单、员工人数少、工作无法细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生存成为第一重要的事情,具体体现为:以个人产权或家族产权为主体,从而形成业主个人产权,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的产权关系;以“血缘关系”或“朋友义气”为纽带的企业运营团队:淡化组织结构、强调责任体系;完全的销售导向,快速进退、机会主义的市场策略;未建立企业制度体系,依靠信任和领导者权威约束成员行为;以企业领导者商业直觉为基础的个人决策模式;以创业激情和远景目标为主要的激励手段;控制权高度集中的直线式管理。
  二、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目标
  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的主体是企业所有者,由于受规模、成本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企业所有者十分注重保护资产的安全。因此,初创期内部控制的目标应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作为基础目标。
  三、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模式的架构
  (一)控制环境。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经营者(也是企业所有者),控制客体是员工和整个企业的业务活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环境中应注重企业所有者和员工对控制的作用。
  1、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2、企业所有者的素质。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由企业所有者造就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所有者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所有者初创期的领导方式决定一个企业以后发展的管理特点和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所有者要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接受监督。企业所有者要明白企业财务和决策人在行使权力时多一份制约、多一份提醒、多一道程序才使企业经营少一份风险,企业目标的实现才能多一份保障。
  (二)目标设定。中小企业在初创期主要以生存为主,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不健全,这决定了该阶段,企业在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中,重点关注经营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对于其他目标不加以设定,不使其处在简单受控状态即可。
  (三)风险评估。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机制较为灵活,管理层次较少,决策层能够较快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因此企业所有者主要从业务、资产两个角度对风险进行结果判定、统计、分析,评估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方法。中小企业在初创期一般不会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科学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相对较弱,更多是以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为主。
  (四)控制活动。企业所有者要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1、业绩评价。中小企业在初创期,大多是在信息不对称中寻求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或者在某个细分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企业管理偏重销售市场管理,因此业绩评价应偏重生产或销售绩效的评价。
  2、实物控制。初创期企业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限制非岗位人员接近实物资产:另一方面企业应对实物资产从取得到报废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把握企业资产的购进、耗用、报废等各环节的控制,通过建立定期盘点制度、掌握企业资产动态,加强管理。
  3、实行账、钱、物分管原则。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人员少,工作无法细分,最容易产生岗位职责不清、交叉重叠现象。因此,严格实行账、钱、物分管原则是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活动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管理混乱的现象,防止资产的流失。
  4、信息流通与沟通。我国中小企业所有者必须意识到信息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使相关人员明确自身在各个信息沟通中的位置,信息沟通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信息正确的传达。这个信息流通和沟通系统不仅要有向下的,还应有向上的沟通渠道,以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并确保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但外部信息应该有专人负责,由专人收集后及时汇报企业负责人;其次,要十分重视与非家族成员的信息沟通。家族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经营目标都能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而非家族成员由于与家族成员处于不同的地位,上层管理者必须重视从非家族成员取得各种信息。
  5、监控。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没有特定的监控部门或专门行使监控职能的人员,监控主要是依靠企业所有者的直接监控和内部牵制制度为主。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控制环境注重提高企业所有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更多关注经营目标的设定;事项识别以领导的主观判断为主;控制活动注重钱、账、物分离;风险评估侧重定性分析;风险应对侧重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信息沟通应注重确立向上和向下的流通渠道;监控侧重于所有者的直接监控和内部牵制制度。
  四、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模式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一)合理性分析。美国学者麦迪思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是个有机体,他有自己的生命及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其生产经营的管理要求是不同的,从诞生到学步离不开“创始人"的精心呵护。企业创始人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使其对企业比任何人都具有更强的爱心和控制欲。企业家为了企业的生存可以不顾一切地全身心地付出,这是其他代理人所难以做到的。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内部控制模式中,经营者集所有权、决策权、人事管理权于一身,凭借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其灵活、统一、高效的经营决策来克服困难,能使企业得以立足。《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报告》的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竞争力与家族制之间几乎不存在后者决定前者的特定关系,不仅如此,在中国的现阶段还存在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在企业竞争指数最高的企业中,家族制企业所占比重是最高的。这种状况表明,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建立在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分权化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实践表明,在目前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规模要求、产品特征、技术特性和资金需求的特定条件下,中小企业初创期依靠企业所有者集权控制是有效的。
  (二)效率性分析
  1、成本低。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内部控制依靠所有者的直接控制,最大的优势是管理成本的降低。在市场瞬间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所有者集权的直接模式不仅有利于前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经营的协调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即使出现内部矛盾冲突,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从而避免由于第三方监督造成成本过高。由于家族观念的约束,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规范为精神纽带的内部控制模式由于信任度高,所以监督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时,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励成本也相对较低。
  2、成本控制的超前性。对于中小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成本问题,企业所有者和家族成员在工作中均会精打细算,常常无意识地运用事前、事中控制手段,这与会计控制中的滞后的成本核算一事后控制相比有超前之处。
  3、决策迅速,执行到位。管理层次与管理环节相对较少,使信息的传达迅速,执行到位,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企业主集所有权和决策权于一身,当市场变化时,企业主往往能凭借其经验和眼光迅速地做出决策,同时变化的信息能很快传达到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从人力控制的角度来说是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
  因此,虽然中小企业初创期有形的控制制度不甚完善,但是家族成员的道德力量、内部牵制的制度和企业主的直接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率还是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2]高蔷.推进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宏观经济研究,2010.
[3]于吉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与运作.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07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