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0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3/12/30

作者

□文/涂 坤1 张明星1 艾尔肯2

浏览次数

231 次

校园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提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深刻的变革,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需求及培养面临重大变化。学校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企业想尽快取得学生资源,因此校园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提到学校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日程上来。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践基地;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0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加入WTO使我国直接步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才竞争国际化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实力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投入变化巨大,2013年统计已占GDP的4%,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教育投入多元化、教育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等等。如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步伐,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而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了良好的政策导向并给予了政策支持,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又一次被提上了改革和发展的日程。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必须加强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的。因此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然而,从全国总体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财经类院校特别是职业教育缺乏数量充足的较稳定或固定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基地。
  当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形式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实施工作。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更有些教学计划因为沿袭多年,不少课程的设置已经跟不上现实的发展需要,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通过企业相关专业人员根据现实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及专业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学校办学的市场化指明了方向,使学校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订单”式培养。学校招生时即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实习环节将在企业进行,部分教材和师资也可由企业提供,学生毕业后考核合格将到相应企业就业。“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招生、教学、实习与就业的同步联动,力保培养出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即能上岗,解决了学校及学生的就业压力。
  3、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在专业实习阶段或是毕业实习阶段,推荐学生集体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感受到了现代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实操技能以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通过双向选择,学生毕业后也可到实习单位就业。
  4、“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学校先进的专业科研设施设备和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也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基地管理缺乏科学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一定要发挥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的载体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如学校与学院间管理脱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等问题说明高校对实习基地的管理意识还相对薄弱。
  2、学生对实习缺乏相应正确的认知。首先学生认为学校一学期的实践基地的实习学校就对其没有管理职能,也缺乏关心和照顾;其次也有学生不认同学校实习基地的实习,认为实习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还有学生对学校能够提供的实践基地不满意,百般推脱学校组织的实习。
  3、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基地实习缺乏适合的管理模式。企业对待学生实习的方式并没有与引进员工有所不同,学生接受情况较差,企业一味地要求学生顶岗,缺乏相关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学校与企业需要行之有效的办法去管理以及疏导学生的实习:
  1、选择学生的实践基地要有充分的了解企业的过程。了解企业并不能从简单的企业经营产品、规模、地点等方面去考虑,更需要考虑企业是否适应学校学生的实习,是否能给学生带来进步等问题。
  2、企业给学生带来实习机会的同时不能只考虑利益问题。企业聘用学生作为企业实习员工的目的之一即认为学生是廉价劳动力,在当今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的现实中,企业把目光转移到了学生这个群体中,而忽略了学生的潜在价值,企业需要目光长远,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留住学生,形成长效机制。
  3、学生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能够很快地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并能够在企业找到自身的位置,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成长。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竞争也必定更加激烈,学校会面对生源的竞争,企业面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学生面对职位的竞争,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利益所在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1.新疆教育学院;2.克拉玛依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婷.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J].科技信息,2010.1.
[2]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
[3]彭文胜.关于区域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管理,20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24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