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0期/公共/财税/正文

发布时间

2013/12/30

作者

□文/熊晓蔚1 王文辉2

浏览次数

231 次

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提要] 本文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8个县、60个乡镇、230个行政村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但仍然存在体育人力资源缺乏、场地设施有限、体育活动的组织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要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体育公共设施网络;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培育,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
关键词: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9日
  一、研究意义
  体育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市民提供基本的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公共服务具有社会属性,它反映社会的公平情况,也体现政府是否真正服务与群众生活。而建立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全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实现国民经济与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群众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子系统之一,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保障社会公众基本体育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制度安排,是促进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和谐;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不因年龄、性别、出身、地狱、户籍等因素而受到不一样的待遇,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实现相对公平和平均等;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全面提升江西省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加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利用各种纸质体育书刊、报纸等途径查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理论体系相关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经有关专家评定,问卷内容结构合理,符合调查要求,能够准确详细地反映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0份,回收率为98.33%,其中有效问卷575份,有效率为95.83%。
  3、访谈法。对发放问卷调查的8个县,60个乡镇,230个行政村的体育组织管理部门人员、非政府健身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
  三、现状分析
  1、了解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结构现状。通过对江西省农村乡镇机构统计,发现各个乡镇都配有相关的体育文化管理部门,都有专人负责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各基层政府体育组织设施健全,但多数由政府文化宣传部门干部监管体育工作,有的则有团委监管体育工作。村屯体育组织管理系统不完善,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俱乐部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健身团体占有相应的比例,基本形成了以乡镇政府体育管理部门为主体、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团体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为辅的乡镇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这种基层农村体育组织形式很步稳固,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使农村日常性的体育活动缺乏长期有效的政府组织指导,使得政府体育组织机构在基层没有落脚点,体育工作很难伸展到各个村屯。
  2、了解江西省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现状。调查了江西省近10年的体育公共服务情况发现5年前,江西省农村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缺少,较大的群众性健身场地缺乏,造成了江西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近几年,江西省政府有计划地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逐渐完成乡镇的体育公共设施全面覆盖,并开始向村屯延伸,逐步实现体育公共设施村屯全面覆盖,使农民真正可以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江西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发展势头较好,各乡镇均有综合文化站,且设施良好,为农民进行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保障;江西省把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作为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切实保证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设施。
  四、提出有效策略
  1、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应尽的职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发挥体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社团性体育组织为辅导、群众性健身组织为基础、经营性体育俱乐部为补充的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切实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逐步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体育公共设施网络;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的培育,确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和教育,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锻炼,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引进专业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人才,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制度。
  2、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教育,向广大社会大力宣传政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方面的民生举措。强化体育健身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元功能,实现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通过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农民科学健身素养,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倡导养成自觉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乐于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风气,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享受到体育健身带来的身心快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益处。
(作者单位:1.九江学院体育学院;2.九江同文中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夏俊彪.我国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2]栾丽霞,张晓洁.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169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