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5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4/8/18

作者

-

浏览次数

2192 次

会计分析框架结构初探
  
  提要 此文在对我国会计分析体系进行定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会计分析框架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系统地构建我国会计分析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框架体系。

  财务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评价公司业绩和未来前景的许多有用的信息,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报表真实性问题、会计政策不同选择的问题,财务分析本身意义的局限性问题,关联交易包装利润等,使得公司财务分析可靠性受到质疑。由此会计分析应运而生,通过确认会计在何处具有适应性、评价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恰当性,分析人员可以估计企业会计数字的扭曲程度并做出相应调整,为财务分析提供客观和有效的数据基础。鉴于会计分析在财务分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国内相关研究的相对缺乏,本文旨在对会计分析的理论与应用框架做出一个概括性描述,希望对会计分析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会计分析的定位
  从应用角度出发,按照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企业财务分析的整体框架分为四步:(1)企业战略分析,以此了解企业在所在行业的竞争地位、成功的关键因素及风险;(2)会计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报表如何有效地反映它的业务安排和战略,并根据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3)财务分析,检查衡量企业经营和财务绩效的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4)预期分析,对企业未来的绩效进行有意义的预测,并评估企业的价值。
  可见,会计分析在整个体系中处于相对基础的环节,承担着为财务分析和预期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的重要职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指的财务分析和会计分析严格限定于企业外部以投资人为使用对象的分析,这样就使得对数据来源的确认较为明确,并使一些概念的界定具有针对性。根据此前提条件,外部分析者的数据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本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所以,对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数据的分析非常必要。
  二、会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体系概述
  1、会计分析的逻辑起点—会计环境与企业环境。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环境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分析也不例外。以环境作为构建会计分析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可以揭示会计分析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环境,使其具有全面性、完整性,从而可构建比较科学的会计分析理论体系。会计分析产生并受其影响的环境简要可以分为企业环境和会计环境。企业环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面对的外部和内部各种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供应商、消费者、竞争对手、企业制度等。企业环境本身并不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却是企业管理层做出会计决策的根本动因,换个角度来说,企业环境的差别最终会导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对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不同。而会计环境对会计分析的影响就较为直接,因为会计环境包括了会计惯例和规章制度,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结,第三方审计,会计争端的法律系统等种种与会计信息产生密切联系的内容。会计环境的属性是会计战略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原因,制度层的规定和特点使企业管理当局具有了会计战略选择权。
  2、会计战略的产生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所谓会计战略实质上是一种可以在不同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力,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当局在产生会计信息方面所具有的灵活性。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报告格式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等都属于会计战略的范畴。虽然存在着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等约束手段,但现实中会计系统还是为管理当局影响财务报告数据留有余地,最终结果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存在偏见和干扰(当然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的成因远非如此),如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形式、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报表项目概念界定模糊等。而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在某种程度上是外部分析者透视企业内部信息的惟一“窗口”,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对财务分析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会计战略的内容构成了会计分析的对象,即企业管理当局具有的会计灵活性,而财务报告是会计战略的体现,所以财务报告成为会计分析对象的载体。
  3、会计分析基本理论体系概述。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和财务分析对数据真实可靠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了会计分析的产生,同时也明确了会计分析的任务和目的。会计分析的目的可以表述为:评价企业会计反映企业经济事实的程度,通过识别具有会计灵活性之处和评价企业会计政策及估计的恰当性,评价企业会计数字的扭曲程度并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消除”会计扭曲。
  会计分析的目的和对象为会计分析指明了分析方向和内容,以下需要解决的是方法论问题,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程度。从方法论角度而言,会计分析主要涉及比较和推理的方法,分析人员需要根据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对企业经济实质的被反映程度做出评价,并利用掌握的信息对企业真实情况进行推理,从而得出会计分析结论。由此可见,会计分析是对现有数据的进一步推导和挖掘,具有一定程度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易受分析人员主观职业判断的影响。
  会计分析的具体应用中需要理论指导,理论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即产生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分析原则。我们可以将会计分析原则看做是理论体系与应用框架的接口或是桥梁,因为原则来源于理论又可以直接用于实践的指导。从会计理论的整体框架来看,财务分析是会计信息应用层的一个子系统,会计分析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具有良好性质的信息,所以会计分析原则的提出必须考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所做的限定不仅指导着分析原则的制定,也是会计分析结果的评价标准。考虑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会计分析原则应包括:(1)可靠性原则。指一切分析活动的进行和结论的得出都必须建立在客观可靠的证据之上;(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分析的结果应能够对拟将进行的活动产生影响,与分析人员的行为相关,与分析信息使用者的目的有关;(3)充分性原则。是指要充分占有分析资料和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严密的推理;(4)可验证性原则。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选择从企业在将来会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可以得到验证的事项作为分析对象,这样不但有利于使用者理解分析结果,而且可以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会计分析方法的改进。
  三、会计分析的应用框架结构
  会计分析基本理论体系对会计分析的环境、目的、对象、原则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解答,会计分析的实际应用正是在理论的基础上,直接对企业实际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操作。在会计分析的应用层次上和现实经济环境中,不同企业情况可能差异很大,不同分析人员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一般意义上提出普遍适用的分析程序和实施策略,用于规范和指导会计分析的应用,必能够促进分析的制度化运行和提高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与有效性。
  1、会计分析程序。会计分析程序是从时间的角度指出分析应当遵循的步骤,使分析人员能够有清晰的逻辑思路来实施分析活动,同时,合理的程序也是会计分析严密性和高效率的保证。我们认为,会计分析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1)识别关键会计政策。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自身的竞争策略决定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风险。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评价企业是如何很好地管理这些成功因素和风险的。因此,在会计分析中,分析人员应当识别和评价企业用来衡量其关键因素和风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2)评价会计灵活性。并非所有企业在选择其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都具有同样的灵活性。有些企业的会计选择受到会计准则和惯例的严格限制。如研究与开发活动是高科技企业关键的成功因素,管理者却没有报告研发活动的决定权。即使不考虑评价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及风险的会计灵活性程度,企业管理者还具有决定其它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例如,所有企业都需选择折旧政策、存货会计政策等。由于所有这些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报告的业绩都具有重要影响,其常常成为企业操纵会计数据的手段。
  (3)评估会计战略。当管理者拥有会计灵活性时,既能够运用他披露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也可以隐瞒真实的业绩。不同的会计战略能够产生不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将现有会计准则作为企业会计政策规范的模式下,对某一种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很多种备选会计处理方法,这时企业往往会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应就企业会计战略选择的适当性做出评价,进而明确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意图。
  (4)评价披露质量。管理者能够使分析人员评价企业会计质量以及利用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经济现实变得或难或易。尽管会计规则规定了最低限度的披露要求,管理者在此方面还是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因此,披露质量成为会计质量的重要方面。
  (5)消除会计扭曲。如果会计分析表明企业报告的数据存在误导,分析人员应该试图重新表述报告数据以尽可能地减少会计扭曲。当然,仅仅运用外部信息不可能完全消除会计扭曲。但是,可以利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来强化消除扭曲的程度。
  2、会计分析实施。会计分析的实施是指按照会计分析程序,在会计分析原则的指导下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具体分析活动。分析人员对财务报告实施分析程序后即可得到分析结果。分析实施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财务报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一审查的过程,各会计要素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概括如下:
  (1)资产扭曲。资产扭曲可能会由界定企业是否拥有或控制一项资源的模糊性产生,资源未来经济利益高度不确定时和关于资产减值的意见分歧很大时都会产生这种界定不清的情况。会计准则未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济事实、管理者运用会计决定权扭曲企业业绩、管理者和分析人员对于企业资产价值反映经济不确定性的意见产生分歧等情况,都是资产扭曲产生的可疑标志,此时就可能需要进行会计调整。
  (2)负债扭曲。会计准则常常规定了义务发生时间和如何计量。可是会计准则并不完善,不能涵盖各种可能类型的协议,而且不能反映企业经济关系复杂性。会计准则还要求管理者主观估计未来事项来评价负债。所以,分析人员会认为一些重要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被忽略。即使在表中包括这类负债,金额也可能被少计。以上情况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管理者偏见,也可能是管理者和分析人员在关于未来风险和负债上的评价方面存在合理的不同观点。所以,对负债分析需要关注企业是否发生了少计负债(或利润多计)与低估风险的情况。
  (3)权益扭曲。会计上将股东权益看做是一项在补偿了其他利益拥有者之后的企业资产要求权。所以,权益扭曲主要是因资产和负债扭曲而产生。但也存在其他原因,如认股权薪酬费用或是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就会对权益的质量造成影响,分析人员需要对此加以关注。
  3、会计分析结果及应用。一旦识别了会计扭曲,分析人员就可以利用相关信息(如附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信息),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分析希望得到的结果是无偏的会计信息,而评价分析结果的最主要标准即是会计的信息的质量特征。实施会计分析后进行的调整确保了评价企业业绩,预测企业未来所使用的大部分财务比率,都是基于恰当反映企业经济实质的会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提高财务分析可靠性为会计分析结果的主要应用价值,另外,如果将视角拓展到财务分析体系之外,会计分析结果对于评价企业内部管理有效性,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计分析框架体系的提出及研究展望
  1、会计分析框架体系。根据以上对会计分析理论与应用体系的论述,会计分析框架体系可表述为如下形式:
  2、本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本文仅仅从一种高度概括的角度描述了我国会计分析的基本框架结构,在许多细节方面并未展开加以深入研究和分析,结构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财务分析必将在资本流动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会计分析作为财务分析的子系统,在众多方面颇具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我们相信,加强对会计分析的研究工作和应用推广,必将对以投资人为主体的信息使用者的科学决策有所助益。(□文/史雪冰 魏 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814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