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名义,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或对正常环保并无必要的贸易障碍,或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进口,以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关键词:环境壁垒;外贸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一、环境壁垒产生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世界性环境恶化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国家的政府积极发展绿色技术,推动环境立法,制定环境壁垒。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GBs)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的绿色壁垒概念,大多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立场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环境壁垒的特征
环境壁垒本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产物,在目前其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发展成为取代关税壁垒而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的工具,频频引发贸易纠纷、冲突。当前,国际贸易中形形色色的环境壁垒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其特有的时代性特点:
1、合法性和隐蔽性。环境壁垒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名,以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具有表现内容上的合理性,表现形式上的合法性,这就使得环境贸易壁垒呈现隐蔽性特征。
2、歧视性和非公正性。发达国家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为基础,提出过高的标准要求,导致了更多的不平衡,搞双重标准,更是加剧歧视性和非公正性。
3、广泛性和关联性。绿色保护的范围、内容非常广泛,较之关税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影响范围更广,而且环境壁垒常引发连锁反应,易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
4、发展性和时效性。近几年来,实施方通常随着贸易伙伴国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进步,不断调整其环境技术标准,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出不断加高和拓宽的趋势,环境贸易壁垒的时间效应不断增强。
三、环境壁垒的表现形式
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运动中,环境壁垒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种:环境附加税。也称绿色关税,是环境壁垒的初级表现形式,即对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加以限制,甚至干脆禁止进口,同时还伴随实行贸易制裁;第二种: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生产能力水平和技术优势的地位,通过立法制定苛刻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如,欧盟近几年全面启动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机制,要求进入其成员国的产品必须获得该项认证;第三种: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表明环境品质或特性的图形(用语或符号),经政府有关部门、机构颁发认证标志和证书,是进入该国市场的“通行证”,如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 “生态标志”、欧盟的“欧洲环境标志”等;第四种: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指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但是,绿色包装制度大大增加了出口贸易商品的成本,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贸易壁垒。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采取各种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包装材料的使用;第五种: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许多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动植物、食品检验、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进行检测、鉴定。据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第六种:绿色补贴制度。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别国,以降低环境成本,加速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按世贸组织修改后的国际补贴与反补贴规则,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补贴范围,因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四、环境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及环保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同时规定从产品的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及循环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这无疑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甚至有时出口会带来很大的障碍:第一,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市场。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约占出口总额的80%,而这些地区大多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达到某些严格的环境标准;第二,影响我国外向型出口产业的发展。面对发达国家设置的苛刻质检标准,我国产品的外观装潢、出口检验和广告等势必需要做出大幅度的调整,中间成本大幅增加,不断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以及医药等产品的出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90亿美元的出口机电产品受到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的限制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还有8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标志;第三,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对外贸易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区域,因为环境问题产生贸易摩擦,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第四,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并且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第五,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由于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
五、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环境壁垒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经济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我国的出口产品高耗能、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这种粗放式发展道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中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价值约为100亿美元,并且这种恶劣影响随着绿色壁垒地位的提升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应对“环境壁垒”,坚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实现外贸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实现对外贸易的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外贸可持续发展包括:一国对外贸易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贸易资源的持续稳定供给、不断优化的外贸商品结构,同时还包括外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有较高的贡献率等方面内容。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应国际贸易绿色化的潮流,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我国企业要冲破对外贸易中的环境壁垒,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这一重要问题,更应该清楚、全面地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而这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育;第二,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因此,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要求趋势,加快完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执法力度,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同时,必须加强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等方面的信息搜集和研究,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努力发展技术型产品,替代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我国的出口结构应从原材料的选择、中间产品、制成品的加工等方面,以资源开发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转变,从而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的生产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力争减少国外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如化工原料、合成纤维等,杜绝污染环境和危害身体健康的“洋垃圾”进入境内;第四,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协议,支持环境项目。随着GATT20条的绿色条款成为各成员国在处理贸易与环境的问题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我国原有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如纺织品、农产品等势必将面临更多绿色贸易的挑战。我国的对外贸易应充分利用WTO反补贴协议中的不可申诉补贴以及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产品和有利于环保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第五,内部化环境成本,促进贸易与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应在产品出口中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即对产品定价要包括在产品开采、使用和处理产品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需的费用;第六,实施绿色产品战略,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当前的非关税壁垒多表现为绿色壁垒。因此,出口企业应提高科技水平,做到对产品研发、销售等的各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环境管理,将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同时,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制度;第七,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解决贸易纠纷。目前,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针对有些国家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可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日益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进一步加强与CTE的联系,积极向DSB提出申诉,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作者单位:保定市城市设计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1.
[2]袁伟,贾建华.谈绿色贸易壁垒的新特征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11.
[3]蒙少东,孙文亮,马勇飞.俄罗斯进口海关制度的研究.中国市场,2013.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