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2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1/26

作者

□文/李丽芳1 崔中波2 李胜芳3

浏览次数

385 次

雾霾围城的交通成因及对策研究
  [提要]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在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一度被“雾霾”覆盖,主城区连续出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这使得公民出行不便,也影响了生产生活。本文着重结合石家庄市现状,研究目前石家庄市雾霾围城的交通方面的成因,并找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雾霾;交通;对策研究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编号:201301277)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一、石家庄雾霾围城现状及危害
  (一)解读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现在,我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一般说来,遭遇雾霾天气时需尽量做好防毒措施。
  (二)雾霾围城现状。2013年第三季度,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4个城市有70个出现污染天气,其中15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而全国污染前10位的城市,有7个在河北(石家庄亦在其中)。河北省城市环境空气呈现以颗粒物(特别是PM2.5)为主、臭氧(O3)快速加重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的特征。
  (三)雾霾围城的危害。频繁的雾霾天气,不仅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还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影响巨大,因为霾本身包含的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尤其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造成呼吸、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同时,雾霾天气也会导致紫外线射入的减弱,使空气中病原微生物聚集切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一份由世界银行与环保部合作完成的报告(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显示,2010年中国有120万人因户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几乎占全球总数的40%。空气污染已是中国第四大致命因素。
  二、石家庄雾霾围城的交通成因分析
  石家庄屡屡遭遇雾霾围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天气的逆温、静风现象、城市的热岛效应,如人为的燃煤发电、工业生产、扬尘,如外部的污染物输送等。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因在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一份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雾霾天气的成因中,机动车的污染物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是造成PM2.5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具体分析起来,汽车排污增加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私家车保有量增加,公共交通不足。一份来自石家庄统计局2013年3月公布的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市区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9辆。省会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也曾在2011年称,预计未来3年,省会市区二环内的机动车保有量将从现在的52.5万辆,激增至100万辆。私家车保有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含有苯、甲苯、重金属等危害性极高的颗粒物排放量增长迅速。这种情况,在遭遇交通“肠梗阻”、堵车状况发生时、汽车在怠速、变速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另外,在公共交通方面,截至2013年10月,河北省城市公交有未达到法定报废年限的黄标车6,766辆,这些黄标车使用的均为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一”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三”标准的柴油车。
  (二)公民环保意识欠缺,科研不足。我国虽然早在1980年便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总方针,但并没有形成正规的能源教育体系。平时城市管理者大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单向宣传能源问题严重性和节约重要性,这些有限的信息量,使得民众的节约能源认识非常表层化、碎片化,社会行为和消费习惯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比如,在开车的问题上,许多人仍以“开车为荣”。同时,在雾霾的问题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力量未有力跟进,在对空气污染源分析、空气污染控制方法、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上研究欠深入和全面。
  (三)油品质量低劣,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石家庄使用的是国三标准的汽油。一个常识便是,在与汽车排放相关的油品关键指标硫、锰、苯、铅等指标中,最主要的是油品中的硫含量,它几乎决定了机动车排放的污染度。而国三标准的汽油是含硫量不超过150ppm(百分比浓度)的汽油,低劣的油品,使得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含量大幅增加,严重污染大气,危害健康。但与此同时,欧盟和日本则已经将汽油中的含硫量降至10ppm。其汽油的标准则相当于我国的“国五”标准。
  同时,从能源利用结构来看,也不甚合理,以能耗小、污染少、清洁能源而著称的天然气使用量有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仅占总能源消费的4.5%。
  (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空气污染受一定气象条件、地理条件影响,是区域性的。但同时,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流动,特别是石家庄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仅靠该市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环境问题,虽然我国早就制定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办法》,但过去的的几年,从省域到县域,很多时候均处于“各扫门前雪”的状态。
  三、针对交通成因提出对策
  (一)控制机动车数量,增加绿色公共交通。城市管理者应尽早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车辆保有量控制程序,以遏制机动车总量的急剧增加和为其无节制排放的严峻态势。对此,可参照外省做法:一是提高购置成本,严把新车挂牌关,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控不达标车辆的销售,加速“黄标车”淘汰进程;二是提高使用成本,如提高停车费等;三是采取限购、单双号限行、公务车部分停驶等措施。
  同时,改善在用车使用结构,推行“节能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步伐,增加公交车数量,加快地铁建设速度,尽量给广大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另外,加速淘汰黄标车,通过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加气站等配套举措,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或清洁燃料公交车辆。为此要学习一些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举措,既要加大环保公交车,主要是天然气公交车的运营调度管理力度,大力优化调整车辆结构,构建绿色公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公公公交通占城市机动车出行的比例;又要降低公交车的票价,甚至可以免费,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
  (二)强化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科研投入。要大力推广普及能源教育,让每位公民增强节能意识,并且深刻理解生活中的能源节约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这靠简单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能源教育体系来,自幼儿时期便将节约能源意识融入教育。在这方面,可借鉴美国NEED项目(即国家能源教育开发项目,该项目覆盖美国50多个州,遍布全国的教学网络,包含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有关能源教育方面的创新性教材、培训项目、评估和奖励活动等)。从而使得普通民众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到大气治理中来,积极践行低碳、绿色出行。
  而从科研方面来讲,政府可设立长期专项研发资金,围绕河北省大气污染的突出问题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科技需求,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大气环境科学理论、空气污染源解析、空气污染控制、监测预警、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新体系的科学研究,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为治理污染空气提供持续性技术支持。
  (三)提高机动车油品标准,推行车用油品国4、国5标准。要提高机动车油品标准。一方面相关油品生产企业承担起提高燃油品质的重要责任,在提高燃油品质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城市的管理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油品升级,不再允许硫含量超标的油供应本市。并且配以停止销售和注册不符合国四或国五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等辅助手段加速车型的改进,倒逼油品升级。目前,北京已执行了相当于国五标准的京五汽油标准,上海、江苏等一些地区也执行了稍次的国四标准汽油(燃油中含硫量在50ppm以下),石家庄理应以此为鉴。

  (四)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治理空气问题绝不是一地之事,也不可能仅靠一个地方努力就可解决。所以,河北省所有城市及周边地区均应按照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全面启动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工作,并应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污染,只有共同减少污染源,控制污染源的扩散,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之,雾霾频频围城的交通成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原因。要改善生态环境,使环境在不断被污染的过程中出现拐点、一路向好,需要多管齐下,加强在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交通治理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驱散笼罩的灰霾,我们熟悉的清澈、蔚蓝与温暖,才能永远停留。
(作者单位:1.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燕赵都市报;3.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雾霾浓浓”呼唤能源变革.中国石油报,2013.1.18.
[2]二成雾霾祸魁:机动车成品油的秘密.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30.
[3]连续雾霾天气不达标油品责任躲不过.中国工业报,2013.2.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599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