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4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1

作者

□文/张萌萌

浏览次数

277 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新探
  [提要] 本文讲述社会化概念的形成,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对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延伸出的社会化概念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社会的不同角度,以社会化作为出发点在新时期,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如今,我国的发展步伐加快,新的思想、新的教育也应灌输给院校老师以及莘莘学子,改良教育。本文对多种社会化理念进行分析。目前,“社会化”成了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当今形势下,我们需把社会化概念作为一个创新点来进行研究。而当今社会,教育界似乎并没有明确地来对此事宜进行概念界定,在大多数学者来看,还是不够清晰的,一直处于概念混淆的状态。据了解,目前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本论文以创新的角度对现代化思维方式对此概念进行探讨。希望专家能够关注、采纳。
  一、社会化概念界定
  如今人们对社会化的概念还非常陌生,其实,社会化一概念并不是局限于当今的形式的,它是一种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也可以称为动态社会化。社会化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逐步成长为社会人,人们需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整个社会生活。目前,很多的专家都有着各自的解释:就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中传承文化,这既是普遍的又是罕见的。
  “社会学的社会化”,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化过程,把重点放在了社会角色中,最终以完成任务为标准。社会学把人的社会化看作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
  “心理学的社会化”,着眼于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提供个体获得个性心理品质的全过程。而哲学更加侧重探讨社会化问题,所谓哲学上的社会化主要是强调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理念的探讨。
  当今其实就是一个概念化社会,没有概念人们就无法了解事物,推理的过程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说,只有确定“概念”可以明确其统一特征。
  最终得出:都是从具体的个人到社会人再到社会化,最终变为抽象化的解释。总体而言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延伸的趋势。进一步实现社会价值,确切的理解社会化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二、相关概念分析
  对于教育来说,其实属于人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活动行为,教育是分工后呈现出来的一部分,其实教育是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生产教育的方式,犹如机器般工作。反复循环,可以称作永不生锈的机器。循环生产就是不断地教育下一代,实现教育的价值所在,如果是单纯的对某人进行教育,而不去传承、生产,这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上的价值。
  为了使众多人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笔者选取两种社会化概念做研究,使人们能明确其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个人社会化。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释义为:“个人社会化”即社会改造个人,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在人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人所存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人价值。人类社会的是否进步关键是看个人社会化。人在社会中会被逐渐的同化,从不具备社会特性的人转化为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变化、成长,渐渐地适应每一时期的生活。这既使得文化可以延续下去,也能够维持原有的社会体系并不断发展,这个社会的现状就是事实,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健全,在健全的基础上升华。社会化会永远陪伴在每个人的左右,概而言之,人就是社会的一分子,参与到社会中,活到老学到老,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人所追求的,没有社会人也就没有了现今的发展,所以说,我们单独的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的整体、逃离社会化,终究不可能成有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如何存活下来;2、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3、具备前两者则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进步过程中作用是相互的,社会促进人类进步,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都在彼此的影响进程。在社会中学习,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社会人。人生活在社会上,就是需要“生存下来”、“发展下去”,无论是人还是社会都脱离不了彼此,人一旦脱离了社会,就成了只有人形的动物,而无社会性可言。
  2、“生产社会化”概念分析。在经济学范围,生产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特征。并不是属于单个人的生产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生产社会化”主要指的是从小生产到大生产到大规模的整体转变过程中自身的特征。“生产社会化”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生产资料的使用方面(从各个分散的个人使用转变到多个人共同使用);(2)生产的流程中,都是从局部走向整体,然后再从整体迈向社会;(2)“产品”最先是提供自己所需逐渐转变为互换的形式,最终为社会提供所需,使产品逐步走向社会化。
  “生产”、“分配”、“交换”最终到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缺一不可,一旦离开其中一个环节,另一环节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伴随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环节之间影响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如果有其中一个环节的缺失,最终的消费也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相信,日益发展的现今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必将会更上一层楼。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一概念,各界人士都持有不一样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大学院校相当于一个小群体,而真真正正的走进社会的教育大学堂中,才会在历经障碍的过程中成长,最终还是要把社会还给学生,走向社会课堂中,如何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是关键;其他部分学者认为,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品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排除教育方面的重合教育和对抗教育。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现今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概念并不能透彻的理解,当然在概念的界定方面也够完善,因而需要深层次探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来说,上述各种理解都存在。目前思想界人士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尚未进入成熟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需要准确定位,进行概念界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我们会考虑它的使用频率、使用趋势等等。下面我们来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发展趋势是一个时代的导向,而最终的道路都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标准,向未来发展,解放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教育由低级走向高级。通过不断的演变,与时俱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通过院校教师的引导,借助社会力量,培养社会化的人把教育也走向社会化。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其实也标志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要目的为:促进个体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社会人注入新鲜血液,以社会力量为主要途径,由社会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社会化。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确定为:是大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为大学生注入新的思想,让社会带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据本文分析得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1、前期阶段:针对每个人所结合而成的社会特殊关系所经历的过程序的叙述。
  2、中期阶段:涵盖了已经形成的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后期阶段:更加注重新的思想。前期阶段与中期阶段分别是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交叉互动与被动,关系显示的更为复杂化;而前、中期阶段内容中侧重于体现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后期阶段则是以注入新思想为标准,与时代共同进步。
  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社会化的到来。以前是环境造就人,而现今是社会环境培养人,以育人为宗旨,总体来讲,人是在社会中来,必将也会回归于社会。
  特别是在现今时代,整体化特征日益明显。如果说对待大学教育就是对待特定的人群、孤岛化的教育,就违背了其现今的发展规律,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一旦脱离了我们存在的社会把单独的个人独立出来也将没有意义,只能当作纸上谈兵。本文着重强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泽芳.论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湖北社会科学,2010.1.
[2]陈菊平.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创新发展[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杨海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
[4]张世勋.论互联网的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S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51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