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征收营业税的不合理与缺陷逐渐显现出来,这将无益于经济结构的优化。本文从改革的相关背景、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营业税改增值税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营改增
基金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201248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及思考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日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
为更好地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反复纳税问题,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将逐步扩大,逐步将原来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促进各产业的统筹优化,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试点实行增值税改革,首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化服务业等展开试点工作。
(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区别。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或个人,就其所取得的全部营业额为依据纳税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和营业税作为两个不同的税种,主要的区别如下:
1、纳税对象不同。征收营业税的基本上是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征收增值税的则是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
2、适用税率不同。营业税对不同的行业设置了不同的税率,税率在3%~20%不等,推动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衡;而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
3、进项抵扣制度不同。增值税是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纳税额,也就是说确定计税依据时是除去了销售额中包含的增值税税额,这样有利于转嫁税负并且形成均衡的生产价格;而营业税是一个直接的应纳税额按适用的税率和总营业收入计算,所得税不能扣除。
4、计税依据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因此,在确定增值税时应当先将含税收入转换成不含税收入,即确定增值税时应当使用不含税的收入,而营业税则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税率。
5、纳税环节不同。增值税在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时,扣除了商品以前生产环节已经负税的税额,很好地避免了重复征税;而营业税是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要多缴纳一次税,使重复征收现象较为普遍。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1、营业税的局限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营业税。其税率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并且在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营业税是对商品和劳务课税进行征税,通常以总的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反复征税的问题比较普遍。并且随着流转环节的增多,累计税负也将加重;第二,营业税课税需要很多环节,导致有些企业为避免征收过多税额而减少流通环节,而这一行为也不利于社会专业化的分工;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激烈,很多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采用的销售形式越来越灵活,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进行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而纳税人往往无法正确划分,使得征收管理存在困难。
2、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推动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进程。2009年,我国对增值税进行了一次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变革。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对于购进的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是不可扣除的,存在双重征税问题;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可以一次性扣除,计税基数等于最终消费者,其税基是很小的,这种转变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各个行业的影响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制定了具体改革试点内容,从2012年1月1日开始,逐步在全国开展试点。上海作为第一批试点,上海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服务业等行业率先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即将原本该征收营业税的划入增值税的征收范畴。通过对上海试点的分析,发现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各个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一)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交通运输业的实用税率由以前的3%上涨为11%。现如今大多数交通运输企业都是资本比较密集的企业,折旧和摊销部分在营业成本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假使是早已完成投资建设的企业,由于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允许抵扣,升高税率必然会增长此类企业的税负;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新的交通运输企业税收的大型运输设备可以从税收中扣除,企业相对较低,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收益率。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销项税包括在运输企业的增值税发票中。如果运价不变,那么加上进项税后总价将会上涨。想让总价不变,运输企业就需要以降低运价为代价,利润就会下降。总的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一些大型的货运企业的利润会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积极性。相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这些新兴的运输由于先进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将受益很多。
(二)对现代服务行业的影响。在逐步推进此次税改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将受益良多。现代服务行业主要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新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定咨询服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这些现代服务业的税率由之前的5%上调为6%。从表面上来看税率是提高了,但通过一个简单的估算便可清楚地知道现代服务行业企业在此次税改中是否受益。
1、对物流辅助服务业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多元化进程对于物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物流业的发展与运输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运输成本降低会推动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运输业有较强依赖的快递行业也将从此次税改中得到较大的收益。现代物流要求服务安全、快捷、高效,物流企业要想改善服务的质量就需要将某些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如此就使得层层外包的现象愈来愈普遍。然而,随着外包环节的增多,如果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话就很容易导致重复纳税。此外,税属于地方税,现代物流又全国配送,其面临更为严重的双重征税问题。从长远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很好地解决了重复增征税的问题,明显减轻这类企业的税负,间接地增加这类企业的收益,因此,税改之后物流企业也将快速发展。
2、对动产租赁服务业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动产租赁服务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税改前,租赁企业应缴纳营业税,当企业间采取融资租赁方式时,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道路,也阻碍了生产型企业决定扩大融资租赁投资规模的进程。即使在消费型增值税税制下允许抵扣企业购进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只能望梅止渴,这大大限制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些生产型企业想采取融资租赁方式扩大投资规模的障碍。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由于租赁营业将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畴,在供应租赁业务时,租赁公司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承租的企业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融资租赁企业的税负。
三、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思考
(一)理性、全面地看待此次税改。对于营业税改增值税,不能盲目地认为此次税改是有利或有弊的。站在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减少了因产业分工细化而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然而,从微观上看来,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一,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有的行业税负降低了,企业从中获取了收益,而对于有的行业来说却不降反增,因此应针对不同的行业做不同的分析;第二,对不同领域企业的影响亦是不一样。中大型企业已经拥有独立完整的会计账册和会计制度,而且也愿意付出一定的会计成本,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能拿到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从而减轻了税负。小企业不健全的制度基本上不能发行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取得增值税输入增益;第三,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税制改革带来的冲击不一样。一个新兴置办的企业,新购置设备的进项税能够扣除从而获益。而一个已经完成投资建设的成熟企业却不能扣除,无法从此次税改中获取收益。
(二)面对营业税改增值税时企业应注意的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会计收益就需要进行一定的纳税筹划,在进行筹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纳税筹划应遵纪守法,即纳税筹划人应该对税法进行认真研究比对,对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尊重且不挑战税法的前提下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若违反了这一原则,不但不能为纳税人带来收益,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付出巨大的代价;第二,在筹划纳税时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由于不同的税收征收管理,税收筹划与避税措施,税务部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税法的各种实施细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税收筹划者更应该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征管税收的政策,并且尽量策划出适应税务机关管理的方案,为企业争取最大的收益;第三,基于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还应该注重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筹划人员需要牢牢掌握金融、会计、法律、财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预测未来经济前景的能力及与各部门协同合作的沟通能力。只有各方面能力提高了,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纳税筹划这样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所以,企业应该重视并加快步伐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使纳税人的财务收益实现最大化。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建立有助于科学发展的较为全面的财税制度,我国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少了双重纳税问题;增强了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但是,这种改革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2012年上海首次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我们应该在此过程中重点关注出现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方案,面对即将到来的税改,应做好充分准备,投资者也应从税改对各行业的不同影响中及早判断公司发展方向,认真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更好地减轻企业的税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默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收入归属方案选择[J].税务研究,2010.5.
[2]肖绪,汪应平.关于增值税扩围征收的理性思考[J].财贸经济,2011.7.
[3]夏杰长,管永昊.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及其配套措施[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