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4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1

作者

□文/赵业青

浏览次数

234 次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企业加强管理,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少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管理必须突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协调开展,有效运行。
  关键词:知识经济;内部控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的制度。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也就是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需要加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企业加强管理,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明晰各部门的权责,从而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笔者认为,1、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健全与完善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来保障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2、内部控制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企业产品的进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企业风险也在逐渐加剧,而应对市场竞争与风险最好的措施就是健全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3、内部控制是确保国家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经营决策可以顺利执行的需要。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合规性目标要求单位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制度与政策的“棚架”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也影响了企业制度的落实,如何解决制度与政策的“棚架”?就是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与纠正。4、内部控制是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信息是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岗位轮换、职务分离等方法与手段能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能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5、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风险防范的需要,也是保证企业财产安全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盘点、记录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对企业财产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从而保障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内部控制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少单位的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制定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很好地执行,致使有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资金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加强管理,必须突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协调开展,有效运行。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管理观念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管理观念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粗暴干预管理工作,不能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管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于是会计信息失真、专权独断、贪污腐败等现象不断发生,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秩序。
  2、企业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的制度。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企业机制密不可分。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产生了大量无为的内耗,内部控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3、企业风险意识差,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在我国企业的历史上风险投入是很少的,因为长期以来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没有人去关心风险问题,企业风险意识差,而现在就不同了。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风险也在逐渐加剧,而应对市场竞争与风险最好的措施就是健全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
  二、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分析
  1、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创新。很多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内部控制执行也是搞形式、走过场。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涉及组织、人事和业务多方面。内部控制的建设主要做好:一是健全的机构;二是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科学分工与牵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站在企业发展的高角度上,要具有企业发展的长远眼光,对内部控制进行从新定位,而不是仅在某些方面进行修补,不断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还要迎合国际规范的要求。
  2、提高管理者素质,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管理者的素质以及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有效的执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始终认为,人是管理中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内部控制的制定或是落实,都离不开人。管理者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要提高管理者的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另外,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确保内部控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敏.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监控技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王娇.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实践[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4.
[4]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49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