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有个说法叫做“找个合适的保姆比找对象都难”,比如我们家附近聘请保姆的很多家庭,情况如出一辙:纷纷陷入寻找保姆——不满意——更换——再寻找——再更换的循环,最多的一家已经更换了11个,最少的因为使用保姆时间较短——2个月,也已经换了2次。雇佣的不稳定,意味着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不匹配,可能会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通常认为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这种匹配竟然如此困难呢?
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雇员与工作岗位匹配的难度在于工作要求特征的多维性。例如,某个工作岗位要求雇员具备n项各自独立的特征,对于任意一项,比如第一项特征,根据人口统计,具备该项特征的人占总人口的比率为P1,当然P1通常是小于1的,我们可以简单的推论,随机选取一个人,他符合这项条件的概率也是P1,同样道理,他符合其余n-1项条件的概率分别为P2……Pn,具备一般统计知识就可以知道,他完全符合所有条件的概率为P1到Pn的乘积,显然,随着n的增大,这个乘积会急剧减少。那也就是说,随着工作特征维数的增加,雇员符合岗位的所有要求——从而与岗位完全匹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由于雇佣双方最初拥有的关于对方的信息是不完善的,而且获取的成本很高,因而大部分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注定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过程。
那么,具体到保姆这项工作又如何呢?和大多数人一样,起初我的直觉是保姆工作的要求应该较少,因为这项工作对技能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多人力资本投资,似乎只要勤快一点,不偷懒,会干家务就可以了。不过,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情况并非如此,保姆不同于企业中的工作,由于工作环境非常特殊——大部分在雇主家中,雇佣双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起生活,而不仅仅是普通劳务买卖的雇佣关系。而且由于很多家庭聘请保姆的目的都是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意味着保姆得工作对象也不寻常——人,而且是通常比较受到家庭重视的特殊群体,因而,毫不奇怪,雇主对于保姆的要求可能涉及到各个方面,例如很多雇主要求保姆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很多保姆因为洗手不及时、衣服不干净甚至于刷牙不够仔细遭到解雇,其他的要求诸如做饭的口味、是否耐心以及语言习惯、性格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雇主非常关注的特征,由此可见,保姆要求的工作特征很有可能非常之多,这无疑妨碍了劳动力与岗位的顺利匹配。
当然,从动态的过程进行分析,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雇员通常会利用在工作之前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工作特征方面的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与岗位的匹配。然而具体到保姆这类工作,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增大了这一过程的难度。一、或者是因为自己本来并不十分清楚,或者是因为要求的项目实际上特别多,大多数时候雇主自己并不能在招聘的时候就完整、清楚和详细的表达自己要求,而往往是在发现保姆身上出现了令自己不满的特征才发现的;二、由于保姆工作特征主要决定于雇主当事人的偏好和雇主家庭的具体情况,岗位本身所需要的通用工作特征相比之下并不太多,使得各个不同保姆工作的特征具有非标准性,说“有一千个雇主,就需要一千种保姆”丝毫也不夸张;三、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观点,保姆属于次级劳动力市场,进入这一市场的大多是受教育较少,学习能力较差的劳动者,往往不善于根据环境的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四、雇主在评价雇员是广泛存在的角效应,就是说,雇主很容易因为雇员一些小的不足或者失误而对其全盘否定,在保姆照看老人或者孩子是出现失误的话更是如此,从而使得雇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五、尽管雇佣双方通常会签订简单的合约,但是这种合约对双方的约束力通常是比较弱的,双方都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约,并且不需要向对方有太多的补偿,所以更换保姆的契约成本是很低的,相对而言,雇主往往认为自己对保姆进行培训成本太高,因而雇主对不满意的保姆倾向于立即辞退,而不是帮助他们适应自己的需求。
到现在为止,本文还仅仅是从雇主的方面进行分析,如果再考虑到雇员也在根据自己对工作是否满意从而决定是继续被雇佣还是选择离开现有岗位的话,这个匹配的过程会更加困难,不过鉴于保姆市场劳动力供给的现状,相对于雇主方面,目前劳动力选择的余地还是要少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主动流动的动力。
有趣的是,市场对于这个问题是了解的,并且做出了比较有效的反应,例如当地大部分职业中介在介绍保姆时,通行的做法是对于雇佣双方都承诺,假如在一定期限内对于对方不满意,可以到中介免费更换。当然,尽管称之为免费,可以想象这种承诺肯定已经体现在最初的价格之中了,或者说,中介在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时候,同时销售了一种保险,这样就给了雇佣双方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不过,对于雇佣的双方当事人来说,由于更换雇员(主)的成本降低了,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也相对会有所增加,因为其中一方可能在稍微出现一些不满的时候就选择终止现有的雇佣关系。另外还有一种解决方式就是中介机构正在逐步增加对保姆市场求职者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通用的实用技能,例如如何科学的照顾婴儿和老人,等等。但是这些培训目前来看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时间也很短,培训的直接费用主要是各个中介公司负担,所以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对保姆供求双方的收费并不比其他公司高,不过一定程度上中介还是乐于提供这种服务的,因为供求双方匹配成功不仅仅可以减少中介再次为双方服务的工作量,同时对于自身的信誉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种收费体制下,中介提供的培训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会受到行业的利润水平和本企业规模的限制,也许,由求职者负担一定比例的培训费可能会更好一些,当然,在此之前,市场必须向求职者传递这样的信息:参加这样的培训是有利可图的。
由于劳动力与工作相匹配源于雇佣双方信息的不充分,而保姆职业的工作特征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雇主的主观偏好的影响,如果能够有一种成本较低的方式在雇佣之前使得雇佣双方尽可能了解对方的信息,无疑会增加双方匹配的可能性。尽管目前保姆市场的供求双方在中介登记的时候也会被要求披漏相关的信息,但是登记表格的设计主要是要求填表者正列举自己的情况和要求,而有些信息,特别是雇主的偏好,基本上是隐性的,极有可能雇主本人也不完全的了解自己的偏好到底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由中介公司发挥专业性的优势,找出足够多描述雇佣双方特征的重要的变量,让雇主和雇员以类似于答选择题的方式审视并且描述自己的偏好,帮助双方了解并传递相关的信息,也许这样能够更有利于双方的匹配,而这一点,显然目前市场还做得不够。
从宏观的层面上看,劳动力与岗位的有效匹配由于节约劳动力的流动成本和雇主的雇佣成本,无疑有利于社会总效率的提高,因而对于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王志伟 路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