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世界金融的发展,本币国际化成为各金融中心的重要推手。人民币国际化将与对外贸易政策、外汇政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银行业应积极地进行制度和战略调整,全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银行;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8日
在2010年,中国GDP达到5.75万亿元,规模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各国货币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目的是确保本国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本国经济实力,货币国际化也会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推动经济发展。因此,人民币的领域不仅限于中国区域范围内,而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相适应,让人民币积极“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货币体系变迁,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2009年7月2日,央行下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贸易层面和投资层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银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经营货币的主体和货币流通的中介,在推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银行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大量人民币流入境外市场,这样就需要在境外建立一个或多个能够吸收人民币存款、办理人民币贷款和结算的中心,从而保证境外主体稳定持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而银行恰好最适合履行这一职责,因此人民币的境外存放与流转就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境内银行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市场灵活调节人民币资金的余缺,从而降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给银行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由“扩大出口”的单极流动向“进出口平衡发展”的双向流动转变,国内企业跨境业务向纵深推进,我国银行业应承担起为外向型企业提供跨境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推进,我国试点银行积极向各大企业推介人民币结算业务。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使其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充裕,投资能力大大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极大地便利了贸易和投资,降低了汇率风险,很好地契合了实体经济外向型发展的需要。目前,俄罗斯、缅甸、印度等国家与中国边贸活动频繁,这些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法制健全、社会信用基础良好、人民币结算代理机制比较完善的周边国家或地区成为国内企业现阶段人民币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同时,企业的国际化也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大量的业务资源。例如,国内银行可以利用人民币发放境外贷款,相对外资银行而言,国内银行人民币融资成本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从而增强其对国内企业境外投资贸易提供贷款的能力。
上述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升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机遇。人民币汇率将更加灵活,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来决定汇率水平,这样将有利于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定价、推广和运作。在国内银行日趋严格地进行资产负债管控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属于表外业务,既不影响资产、负债状况,又能带来手续费收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银行可以更好地发展货币类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从而转变银行业务类型,提高其金融产品创新和获取低风险利润的能力。
二、银行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
从人民币扩大货币互换规模、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终将取消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中国的金融市场将面临外国投机资本的巨大冲击。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市场更加开放,进入成本更低,外资企业也能更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展开竞争。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会使中国经济将更容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银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外资银行冲击,国内银行竞争压力加大。尽管中资银行在经营人民币产品方面具有本币经营的优势,但是外资银行在经营境外货币业务方面经验丰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广大客户易于接受。国内银行必将与外资银行在境外市场产生较为激烈的竞争。外贸企业衡量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的标准包括节约跨境结算成本、提升转账效率、有效管理账务、具备更大信用额度和得到来自投资地的有针对性的金融咨询方案五方面,境内银行只有满足企业这些标准才能更好地突破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中的瓶颈。
2、人民币结算规模较小,国内银行流程不通畅。目前,美元作为国际市场上主要计价货币,其主导地位仍不可替代,而人民币计价结算总体使用范围较小,主要存在于中国边境省份与邻国的边贸交易以及与港澳台的部分交易中,而在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区域的经贸往来中很少使用。其交易规模远低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目前,人民币正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人民币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试点地区企业指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流程和环节很复杂,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很多环节。试点银行只有按照国际统一惯例规划、制定统一的清算标准,完善相应的配套技术,才会有更多的海外商界接受人民币。
3、国内银行国际化经营不足,服务能力欠佳。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我国的银行实施国际化经营。但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布局和银行机构布局主要集中在国内,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数量较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2011年第109届广交会上,一些香港贸易企业家普遍表示,在跨境人民币结算给企业跨国或跨区域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企业也遭遇了一些服务上的“困境”。例如,在内地和香港之间跨区域的各家银行使用不同的清算系统,这也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管理资金,降低了商业运作的效率。由于内地合作伙伴没有在香港开立账户,香港的企业无奈放弃合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内银行应该加快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进程。以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为据点,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的全球银行业务和资金网络。
三、境内银行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将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行范围的不断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空前释放。境内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行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着力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与优秀试点行市场地位相当的业务规模。
在国际化经营理念方面,境内试点行结合国际化战略的全球布局,围绕“以亚太为中心、欧美为两翼”的境外网络布局,扩大和完善交通银行人民币全球结算网络。加强与东京、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香港等金融中心的联动,例如交通银行就充分发挥了在香港的全牌照优势,以香港分行、交银国际、交银保险为平台,积极参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确立交通银行在香港中资银行局部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适度监管原则下,境内银行需大力培养和引进金融创新人才,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直接投资等业务创新,以此为抓手提升跨境、跨行业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在离岸市场开发新的避险产品,帮助境外企业降低汇兑风险,提高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吸引力。
各境内银行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在我国政府金融战略指引下,跟随人民币“走出去”步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经营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河北省分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