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5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1

作者

□文/李雅静

浏览次数

277 次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电子货币发展研究
  [提要]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货币作为全新交易和支付手段将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本文首先对发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然后对商家和消费者两个微观经济个体的货币支付方式进行经济学分析,最后基于经济博弈论视角,分析商家和消费者对于电子货币和现金的支付选择行为决策,阐述影响电子货币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电子货币;微观分析;博弈论;支付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8日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选择电子货币支付的人越来越多,电子货币将成为主要的货币支付方式,但从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应用情况来看,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能否取代现在的通货,还需进一步研究。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有很多文献研究电子货币产生和发展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如王鲁宾、周光友等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供给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但很少有文献对电子货币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商家和消费者在实际的交易中如何选择支付方式,是否选择电子货币作为支付方式。Whitesell(1992)等在研究中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支付工具范围进一步拓宽,包括借记卡、信用卡和狭义的电子货币等新型支付工具,从而得出消费者对不同支付工具选择行为的决策标准。
  电子货币影响到包括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商家和大众消费者等微观主体的交易行为。本文基于博弈论为视角,分析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商家和消费者在电子货币环境的行为决策。具体可以包括:(1)发行机构的行为决策:在商家和消费者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情况下,分析电子货币的市场份额、发行机构实现目标时的各项成本费用或价格的关系;(2)商家与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商家和消费者是否要选择电子货币?在什么交易范围或情况下使用电子货币?以上的行为决策都越来越受到微观主体的关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的成本收益及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博弈两方面对电子货币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电子货币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将可能取代当前的通货。
  一、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经济学分析
  电子货币是一种竞争性的货币,消费者选择哪一种电子货币取决于发行机构的竞争力以及消费者对电子货币内在价值的判断。电子货币的发行机制完全不同于中央银行的纸币体系,商业银行、电子商务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传统企业,都成了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不同发行机构的发行行为正在形成一个电子货币特定的发行市场。
  商业机构发行电子货币,类似与生产产品,能够从中获得收益。收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行和出售电子货币吸收大量资金,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用于支付的电子货币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资金滞留在发行机构手中,这笔资金相当于无息的借款,从而发行机构用于投资从中获益。Bd(i)=Bm(i)×r,Bm(i)为电子货币余额的期望值,与发行量正相关,i为电子货币的发现量,r为资金的平均收益率;二是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对商家和消费者收取的交易费用Bj(i),与电子货币收取手续费的比率和电子货币的发行量正相关;三是发行电子货币获得的意外得利?着i(包括消费者购买后因丢失等原因造成无法使用而滞留的部分、电子货币发行的附加收益等),它是一个随机变量。
  综上所述,发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的收益为:
  B(i)=Bd(i)+Bj(i)+?着i (1)
  同样,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电子货币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主要有:一是电子货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是固定的成本,用Cf表示;二是电子货币的销售和推广费用Cv(i),Cv(i)与发行量密切相关;三是发行电子货币产生的额外损失?姿i(比如遭遇黑客对电子货币的系统攻击、技术故障造成的意外等),它是一个随机变量。由此,我们得到发行电子货币的总成本为:
  C=Cf+Cv(i)+?姿i (2)
  发行电子货币的总利润可以表示为:
  ?仔(i)=B(i)-C(i) (3)
  由此可知,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利润是电子货币发行量i的递增函数,发行量越大,利润越大。随着电子货币发行量的增长而呈现的收入快速增长与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便形成了网络经济独特的规模报酬递增性。因此,从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分析,电子货币的发行量越大,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可获得的收益越大,从而使其有动力去更大程度地普及电子货币。
  二、商家和消费者货币支付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1、商家选择现金、电子货币的经济学分析。商家在货币支付体系中是电子货币的接受者,商家接受电子货币支付主要的成本由交易时间成本tem,上传费成本v■以及手续费成本pemv三部分组成。其中,a是发卡银行要求每次上传的费用,B是商家平均上传金额,假设它是固定的,pem是手续费率。因此,商家接受电子货币支付时的平均成本为:
  C■■=t■■+v■+p■■v (4)
  商家接受现金支付的成本主要由交易时间成本tcm,和现金遗失的风险成本lcmv以及持有现金的利息损失的机会成本rv三部分组成。其中,lcm为遗失风险概率,v代表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额,v>0,r为银行存款利率。因此,商家接受现金支付所面临的成本模型如下:
  C■■=t■■+l■■v+rv (5)
  假设商家在交易中获得的收益为R,则商家接受支付方式时的利润模型为:
  ?仔■■=?兹(R-C■■)+(1-?兹)(R-C■■)
  =?兹■(R-t■■-l■■v-rv)+(1-?兹■)(R-t■■-v■-p■■v) (6)
  其中,?兹■为阶跃函数,?兹■=1,接受现金支付0,接受电子货币支付
  2、消费者选择现金、电子货币支付的经济学分析。消费者选择现金支付的成本主要是由交易时间成本tcc和现金遗失风险成本lccv及持有现金而放弃利息收入的机会成本nvr构成。r为银行存款利率,n是指消费者持有现金的天数,一般n>1。因此,消费者选择现金支付的成本为:
  C■■=t■■+l■■v+nvr (7)
  消费者电子货币支付的成本主要为:交易时间成本tec,遗失风险成本lecv,持有电子货币损失的利息成本nvr,安全风险成本?姿ecv(网上交易的技术故障、卡片磁性物质或微电路的损坏等)以及电子货币发行者收取的手续费vpec。其中,?姿ec为安全风险系数,?姿ec∈[0,1],pec为手续费率。
  因此,消费者选择现金支付的成本为:
  C■■=t■■+l■■v+nvr+?姿■■v+vp■■ (8)
  假设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获得的效用为U,结合上面的成本分析,得到消费者选择支付方式的效用U■■为:
  U■■=?兹■(U-C■■)+(1-?兹■)(U-C■■)
  =?兹■(U-t■■-l■■v-nvr)+(1-?兹■)(U-t■■-l■■v-nvr-?姿■■v-vp■■) (9)
  ?兹c与?兹m均为阶跃函数。
  三、商家和消费者货币支付选择的博弈分析
  上文分析发行机构时,电子货币需要产生规模,电子货币发展中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将影响交易主体是否使用电子货币,从而关系到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直接关系到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是否会产生,而只有在这种需求产生,电子货币被广泛使用后才会有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下面通过经济博弈模型对电子货币发展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假设:
  (1)交易支付过程只存在商家和消费者两个参与主体,且二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行为都为了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
  (2)参与人在选择策略时,不考虑决策对他人决策的影响。
  (3)市场中交易信息是完全的,交易双方对相互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都有准确的认知,买卖双方做出交易决策之前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他们的行动是同时进行的,即二者间博弈是静态博弈。
  (4)没有政府的政策干预。
  (5)交易双方的决策或选择被界定为两种理想情况,即:使用电子货币支付和使用现金支付。交易双方具体选择哪种支付方式的概率是离散的。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建立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根据上文得出的商家的利润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出商家和消费者不同决策的策略收益,列出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表1)
  对商家和消费着而言,电子货币能大大降低交易的时间成本,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的时间成本要小于现金,即:0≤tem≤tcm,0≤tec≤tcc。对消费者而言,要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必须满足:v≥■■■=■,如果发行机构能将安全性风险降低,消费者将完全偏好使用电子货币;对商家而言,接受电子货币必须满足:v≤■■■=Max■,0,当发卡机构取消所有手续费,即■■■=0时,电子货币将完全替代现金。在此基础上,表1中商家和消费者货币支付选择博弈中存在占优纳什均衡(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即交易双方都投资使用电子货币时,商家的利润达到最大,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该博弈模型表明,商家和消费者都将投资并使用电子货币。从而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等传统支付工具是可能的。
  四、结语
  电子货币的发展取决于电子货币发行者、商家和消费者在使用它时获得到多大的利润和效用,而影响消费者、商家和发行者使用电子货币的因素是不同的。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随电子货币的发行量的增长呈规模报酬递增性,而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取决于商家和消费者对电子货币的需求量。通过对商家与消费者的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以及支付选择博弈说明,从长期看,电子货币对传统支付手段有很强的替代效应。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是在假定不存在政府政策外部性的条件下研究电子货币的发展。事实上,在电子货币发展中政府的政策作用相当重要,比如电子货币的安全性、电子货币相关法律法规、电子货币的受理环境都影响着电子货币的发展,而这些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旁观政策不仅无法获取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社会交易成本下降的收益,而且可能会使一国的电子货币发展严重滞后,影响未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后续将就政策博弈下电子货币的发展做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工商银行)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17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