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6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30

作者

□文/刘俊涛

浏览次数

302 次

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提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增大。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体系,建立投标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合同风险、日常财务工作、项目运作风险的控制,加强成本管理等是控制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市场上的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种类,提出完善抵御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风险;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8日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忽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及其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是建筑施工企业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也就导致了企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财务风险。
  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源
  工程项目从跟踪立项、合同评审和签订、工程施工营运管理、工程决算等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风险管理重点。目前来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源主要来自投标风险、合同风险、资金风险、项目运作风险、竣工结算等几个方面。
  1、来自于投标的风险。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走低价中标之路。为了能够揽到工程,企业之间相互压低标价,更是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不顾自身实力,低价中标,垫资施工。从投标开始,就已经走向了财务风险。
  2、来自于合同管理的风险。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项目开发量和在手任务存量。而在这个“僧多粥少”的竞争环境下,合同风险也就显露了出来。①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甲方利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机会来实现自身利益,迫使施工企业签订不平等的施工合同,这类合同的条款往往不够全面或不够严密,或者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权利不平衡;②发包人的资信情况。发包人由于经济状况恶化,履约能力变差,没有能力支付工程款项,或者由于发包人的信誉较差,存在不诚信的现象,故意拖欠工程款项等;③分包方面。分包商选择不当,导致分包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等。
  3、来自于资金流的风险。由于施工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存在,使得建设单位利用承包商的履约金、垫资款项等成为可能。这种资金风险的转嫁,也就使得承包商也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监管不力,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等对建设项目的投资监管不力,使得建设项目巨大的资金缺口和工程款无法支付;②建设单位本身的支付能力造成的风险,建设单位通常都以银行贷款和在建房地产项目的预售款作为项目建设的大部分资金,一旦建设单位将这些款项用作别的用途,或者建设业主单位面临无法顺利预售的商业风险时,也就没有多余款项去付给施工单位;③施工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存在着不利于施工方的缺陷,施工企业为了承揽项目,采用垫资施工的条款,并且没有要求发包方提供工程款履约担保,也就导致了承包方资金成本和坏账的风险。
  4、来自于项目运作的风险。施工项目合同一经签订,就面临着项目班子的组建、资金、设备、物资等的调配。这一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如下风险:①组建项目班子的风险。组建项目班子这一过程对项目运营结果将会产生很大影响。项目班子是否能够全面且高效地履行项目管理的职责,对工程的顺利进展至关重要;②分包风险。虽然由于建筑市场的细分,建筑公司的完备等,使得承包商从传统型逐步转向管理型,将项目中那些专业化较强的部分转交给专业性队伍来完成,以此来控制成本,降低施工风险。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产生了分包风险,分包队伍能否胜任工程任务,分包队伍是否存在劳资纠纷等风险都有可能存在。
  5、来自于竣工结算的风险。施工项目竣工后,需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决算。但是,出于业主以及设计上的一些原因,常常导致有些单项工程变更、调整等不能及时批复,造成项目财务结算滞后;另外,施工后期往往因为业主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工程结算尾款的回收难度大,给施工企业增加了资金上的负担。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体系。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风险体系,而是作为施工企业风险的一个子系统,受制于整个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认识、承受力及管理手段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防范体系:①建立相关的办事机构进行风险评价活动;②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中融入风险管理思想;③建立风险预警及防范系统。这些风险管理体系,要能够应对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在发现风险时,能够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消除风险。
  2、建立投标风险控制体系。投标风险的控制体系,主要是要坚持三大原则,即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企业在投标之前,需要先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包括当地材料采购价格、运输成本,本企业的劳动力状况及薪资水平,机械设备水平等,一切符合条件后,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标书,对工程造价要严格测算。
  3、企业应加强合同风险的控制。第一,工程项目要符合自身市场定位。企业的经营战略、经济实力等,是决定企业能够承受风险能力的后台和背景。因此,企业应当对自身的技术、施工水平、人力、财力、物力、法律风险、成本控制上分析合同存在的风险,权衡企业是否能够承受相应的风险;第二,评价建设单位的信誉。建设单位是否具有实力,是否诚信,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的资金落实。施工企业应当采取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建设单位的财力状况、诚信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加强合同的评审工作。在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的大部分风险也就随之明确下来。但是,建设单位通常要利用对标准合同条款的修改,降低投资成本。因此,施工企业需要仔细分析评价合同中每项条款,从保证合同公平及维护承包商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来考虑。
  4、做好财务控制的基础工作。防范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做好日常财务控制工作必不可少。第一,要在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基础上做好资金预算,确保项目资金流与工程进度相协调;第二,对于垫资施工的项目来说,财务成本的增加则只能从项目本身报价及成本控制中来解决;第三,对于合同的投标保证金、履约金等,应当尽量采用银行保函或其他非现金支付方式,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能够提供对等的资产抵押担保;第四,加强成本控制,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施工企业需要将预算成本以及按照内部定额核算的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引起成本数据变动的关键交易事项,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对工期成本管理的最佳成本点;第五,在分包合同中需要施工方缴纳一定数量的履约保证金,并且不能支付预付款,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对于信誉低、施工能力差的分包队伍,在招标过程中要直接排除掉。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一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因此,企业不得不直面这一现实,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增强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奠定基础,才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风险市场中立有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叶爱玲.小议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09.
[2]邹猛.浅谈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税视角,2008.
[3]魏晓宏.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J].冶金财会,2009.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14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