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6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30

作者

□文/蔚广森

浏览次数

263 次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仍未改变,成为影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障碍。本文以山东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例,探索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2日
  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协调的制度安排,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市场体系、经济主体、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及生活方式的一体化的战略。
  一、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据统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966元,而且主要用于吃穿住行,恩格尔系数较高,而城镇居民该项支出则为16,254元,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发展和享受,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较低,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一个人的生活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并且这种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的状态,直接原因是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表1)
  2、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较大。农业发展见效慢,时间长,以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来看,利润空间小,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好,利润空间大,所以人们逐渐导向现代服务业,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现有城镇化水平低。大力发展城镇企业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是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滞后,城镇企业发展前景不好,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吸纳就业的优势,削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
  4、城乡居民福利、医疗差距明显。总体来说,城镇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除此以外,各项保险制度都在原有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但是,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医疗保险的各项标准也与城镇有所差别。
  二、城乡发展差别问题分析
  1、失业人口再就业困难。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不强,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使失业的人口不能即刻就业,又无力自谋职业,现代企业大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农民自身的条件不足,造成失业人口再就业困难,农民收入达不到保障。
  2、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农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形式,造成我国很难形成集约型、专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体系。少数养殖业缺乏投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难以成长成大规模企业,农业效率长期低下,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
  3、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和非农业的差距较大,投资农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巨大的效益,所以大多数投资者不会选择这种见效慢的农业,久而久之,农业和非农行业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
  4、农村人才缺乏。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本身人才缺乏,而这仅有的人才又大量流出,造成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才的缺乏也是城乡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5、农业的创新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对农业的开发模式因循守旧,至今还没有找到有效发挥地区地位和资源优势的方法,农业污染问题迟迟没能得到解决。
  6、城乡布局不合理。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发展上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城乡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难配套,城市特色不突出。
  7、管理体制不顺。以城乡医疗为例,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对象范围、参保缴费标准、报销范围与比例各不相同,造成城乡人群享受医疗待遇的标准也有区分,这种管理体制直接造成城乡差别。
  三、对策建议
  1、改变现行的城乡经济二元管理体制。这是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要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管理体制是关键,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以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方法。
  2、加大政策和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保证。通过政策规定,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歧视农村、农民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除了教育和政策之外,还应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交通、健身场所等,改善农村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推进以工促农、以城促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注重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有利于发挥城镇集聚效用,提高乡镇企业综合效益,缩小城镇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突出特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公共设施,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尊重农民意愿,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相同待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发挥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健全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公平。
  6、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创新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破除守旧观念,大胆创新,积极转变发展观念,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关键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民。鼓励农民勇于变通、革新,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只有造就亿万创新型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才能保证改革的有效推进,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奠定长远基础。
  7、创新农民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目前的土地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在推进城乡一体进城中,土地制约明显,所以要优化土地开发格局,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探索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完善农村市场土地流转体系,在确保农民合理收入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改革。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颖.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口市分校,2012.
[2]黄兆辉.栖霞市医保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山东烟台栖霞市医疗保险事业处,2011.
[3]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1.
[4]刘杰.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0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615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