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7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3/30

作者

□文/邵文波

浏览次数

247 次

基础会计直观化教学模式探析
  [提要] 基础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会计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着重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本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基础会计;言语直观;模象直观;实物直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8日
  一、课程分析
  基础会计是会计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的初步能力。基础会计是财经类所有课程的基础课,所有后续课程都要依靠基础会计这门前导课程所夯实的理论基础,是财会行业的一个门槛。学生能否对会计和会计专业产生兴趣,能否打下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能否领会会计方法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门课程的接受程度。
  二、学情分析
  课程中的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学生来说抽象难懂,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畏惧现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有的同学彻底放弃了其他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归根结底,这门理论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生头脑内不具备这种会计知识结构,新的知识难以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固着点,靠原来的知识去同化迁移新的知识基本不可能。那么如何让这门全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头脑呢?调查表明,人类的感知77%来自于视觉,即我们人类77%的知识来自“看”,著名的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一本附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从而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该课程,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案,手脑并用的方法教授学生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要点
  (一)直观化的言语。专业性的课程要用专业性的词汇,但是专业性的词汇也要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很多学生学不好会计抱怨老师讲课听不懂,大致就是这个问题,不是这门课程难,而是老师讲课太“专业”啦。专业化的讲解方式对初学者并不适用,就像数学老师对小学生讲课和高中生讲课完全不同一样。
  直观化的言语是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会计起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举例或比喻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恍然有所悟的感觉。会计基础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生动活泼的故事、贴切的比喻都能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幽默风趣、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情趣,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兴趣。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会计教学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会计的魅力,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教师在会计教学中随时可将生活引入教学,将教学引入生活。
  在学习会计要素时,关于资产流动性的划分,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比如一个家庭的存款可以视为银行存款,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现金,变现能力强,所以归为流动资产;而家庭住房一般短时间变成现金存在障碍,变现能力差,所以归为非流动资产。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教师完全可以拿来为课堂所用。当然,会计毕竟也是一门科学,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通俗语言时也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和准确,能做到“通而不俗,俗而有用”。既能让学生脚踏实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又能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过于片面、狭隘,用心去发掘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用丰富的语言来活跃每一次教学过程。
  (二)直观化的图案演示。直观化的语言引起的感知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所谓的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这种方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纲要化,把知识内容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来,展现抽象的思维过程。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老师习惯于用“T”字型账户来讲解各类账户的结构,笔者发现正是这个简化了的教学工具降低了初学者对账户结构的理解程度,那么换成多媒体教学,就会把账户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比如,讲到“资产类账户”可以用多媒体打出“银行存款”这个账户来,要讲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学生也很容易识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更适宜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教师在讲授会计凭证的填制时,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填制方法,比之传统教学方法更省时、省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多媒体图案展示,教师也可以用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讲授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强调通过图示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此法的实质是运用简明的文字、数字、符号,设计成能表现知识结构的图表,把用文字叙述的会计知识,用图表的形式描述出来.使知识点更简约、系统、合理,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设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图表。自己画些图案来辅助课堂教学。众所周知,经济业务成果的核算较之材料采购、生产业务、销售业务核算学习难度较高,是会计初学者容易迷惑的地方。笔者设计了一组图来讲解成本费用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本年利润账户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三类账户结构功能罗列到一块讲解,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利润的数据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而“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散讲解只能事倍功半。另外,会计账户之间有内在联系,笔者设计了一组图。(图2)
  账户的上方表示的增减,箭头表示两个账户之间金额的结转环节,这样这些账户之间结转的关系系就一目了然。
  (三)直观化的实账训练。这个环节即是心理学上的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实际生活中的定向作用很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实物直观真切,当学生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简化的情景教学进入实际复杂的情景,更多的运用实物直观教学,十分必要。实账教学环节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账教学环节中,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能提高毕业后迅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遵循高校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实账训练可分为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课堂实训可采取平时分散进行与课程结束时集中进行的方式。比如,讲“平行登记”这一节,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达不到直观的效果,这时可以就实训上的练习让学生练习一下原材料或应付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实账,较之单纯地书本理论讲解有事半功倍效果。在讲“账务处理程序”最后这一章,各种教材都列出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图表演示,教师讲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还是不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很适合做一个综合性的实账训练,六七十道题左右就可以,可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或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从凭证到账簿,再到简单报表的编制。这样这门课也有个大的圆满,学生在这个综合训练中也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具体本门课的课堂实训形式如表1所示。(表1)
  除了课堂内实训,学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或特定时间安排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代理公司和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从看、听、做中把学校所学的内容真正用到工作中。学生感兴趣的正是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本来面目,借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会计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的,手脑并用的实账操作方法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四)生动形象的诗歌。实务界有一些成型的理论总结成诗歌,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辅助手段,可以应用到基础会计教学中,而且效果很好。比如,讲到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学到这里,学生尚能清晰记忆,但往后学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等这一块的内容时初学者容易记混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前摄抑制”,即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这时把“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牢记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这首诗歌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看似“低级趣味”的诗歌可能正是这些初学会计的学生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石福香.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浅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刘文君.直观教具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84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