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为了促进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构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多级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最后以某高校经管类学生为例,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为经管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量化方法。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度青年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Qz1327-07);河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12GJJG08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6日
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知识的创新依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教育。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进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是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其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提高国家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行教育体系培养的经管类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低,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难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开展了大量的学生创新活动,但是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取得的创新能力还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笔者一方面尝试设计了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尽量能够全面反映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一、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内容广泛,程序复杂,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所以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全面反映影响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各个方面,选取的指标不但要最能体现出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本质和创新能力,还要容易进行统计。笔者通过查阅其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资料以及结合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的特点,构建了比较完善合理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教育基础平台、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科技竞赛获奖、科技项目立项等5个一级指标,包括13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二、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对于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对象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的一种方法。
1、层次分析法(AHP)。目前,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领域广泛,层次分析法的核心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组成因素,再将这些组成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进而确定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综合专家的判断决定各因素相对总目标层的重要性的总排序。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以解决传统评价因素制定不客观的问题。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构造判断矩阵。本文采用1~9标度的专家赋值法对同一层中的各个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分别构造出其判断矩阵。
第二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先计算判断矩阵中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随后计算各元素的权重,接着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最后对计算出来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模糊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其特点是按照多项模糊的准则参数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再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排序,选出最好的方案。与综合评价有关的有限论域有两个:准则域和评语等级论域。其中,评语等级论域由专家评判法给出各指标的模糊评语,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U。U={u1,u2,…,un}
第二步:确定评价等级论语V。V={v1,v2,…,vn}
第三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A。A={a1,a2,…,an}
第四步:计算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其中rij表示U中指标ui对应V中的vj隶属关系,它构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这里主要由专家打分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
第五步:确定合成算子,将A与R模糊合成,从而最终得到评价对象与评价集的模糊关系B。B=A•B
第六步:对评价向量B做分析并得出结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B中最大值所对应的评价等级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
三、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前面的分析构建了包括创新教育基础平台、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科技竞赛获奖、科技项目立项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组织学校专家对本学校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因素所占比重进行打分,经过多轮评价,构造了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如下:
W1=(0.3407,0.2865,0.2026,0.1702)
W2=(0.5,0.5)
W3=(0.3333,0.3333,0.3334)
W4=(0.5,0.5)
W5=(0.5,0.5)
W=(0.3333,0.1667,0.1667,0.1667,0.1666)
3、模糊综合评价。针对上述构建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某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记Vi(i=1,2,3,4,5)表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水平,V1、V2、V3、V4、V5分别表示高、较高、中、较低、低。采用调查方式请10个评定专家对被评学生创新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以创新教育基础平台为例,通过模糊统计方法,得到指标B1的模糊隶属度矩阵R1:
R1=0.6 0.3 0.1 0 00.5 0.3 0.2 0 00.5 0.4 0.1 0 00.4 0.3 0.2 0.1 0
判断矩阵B1-C的权重为W1=(0.3407,0.2865,0.2026,0.1702),所以B1综合评价的结果M1:
M1=W1•R1=(0.3407,0.2865,0.2026,0.1702)•
0.6 0.3 0.1 0 00.5 0.3 0.2 0 00.5 0.4 0.1 0 00.4 0.3 0.2 0.1 0
=(0.5171,0.3203,0.1456,0.0170,0)
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指标的评价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第一层次因素集的评价结果M,M=[0.5196 0.3762 0.0874 0.01678 0]。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得到评价对象对应的评价等级,该评价结果与该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际结果相一致。这表明本文构建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水平。用此评价体系计算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给出定性的结论,又能给出定量的结果,有利于对经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准确的排序,为学院确定重点培养学生的名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创新教育基础平台、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科技竞赛获奖、科技项目立项等五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能够比较全面有效地评价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校其他专业评价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雪明,程书强,张建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3]贾敬全,冯一纲.提高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