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56期/对策研究/正文

发布时间

2004/9/29

作者

-

浏览次数

1723 次

城市经营与城市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很低。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30%时,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处于70%时则进入缓慢的平稳发展阶段。近1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以平均每年0.6%左右的速度提升,目前已达到35%左右,正处于起飞的前夜;20年后,中国将至少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里。为了使我国的城市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城市经营这个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城市经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城市经营的科学内涵
  城市经营这个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我国所讲的城市经营,在国外也有相似的提法。如“城市行销”的提法,它侧重讲的是城市形象的宣传。现在还流行一个词,叫城市治理,有好多观点,其中有一派观点就是“企业家式的城市治理”,把城市看作一个企业群,象治理企业那样治理城市。其实,城市经营比企业经营要复杂得多,在城市经营的目标、性质、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等多个方面都与企业经营不一样,城市经营绝大部分是公共物品,是自然垄断行业。所谓城市经营,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的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同时,在完善城市经济功能、创造城市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城市经济,最终推动城市化的向前发展。
  二、城市经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通过经营城市的有形资产,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加快城市的发展。
  1、有偿使用土地,充分利用城市级差地租效应,改善了用地结构,促进了产业效益和土地效益的综合提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我国的城市土地是无偿使用,形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如在1992年以前,大连市每年对100万到200万平方米的土地,收取每平方米35元的土地使用费;1994年开始收取土地出让金,一级地按每平方米800元收取,由于环境的不断改善,到1999年上涨到4000元。也就是说,5年间大连地价上涨了5倍。同时也使土地的级差地租效益凸现出来,也使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带动了产业的顺利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连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1993年以后,大连的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即使在国家内需不足,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大连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城市的投入也以年均21.75%的速度递增,近6年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以上,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创造的就业机会约10万个。城市建设对经济拉动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以上,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远远高于以往和其他地区。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我国,城市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终于使国人达成共识,改善城市生产环境、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建设的共同目标。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连开始了城市形象工程,主要做法是整治城市环境。几年之内,大连修建了各具特色的五大公园,新建成了森林动物园,新建了230多处游园、街心绿地和20多个广场,城市周边植树3亿多棵,重点绿化了35公里的滨海路,通过绿化使市内7条主干道变成了“绿色长廊”,到1999年大连市绿化覆盖率达40%,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城市的绿化水平。绿化直接改善了环境,同时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由于环境的改善,也扩大了招商引资的影响,使来大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由1990年的22个发展到1999年的63个,也使大连成为全国外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二)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和进步的无形推进力。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是城市最主要的无形资产,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本身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致,而且也是城市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无形推进力。
  1、城市形象是城市决策者要素和市民要素综合反映的一面镜子,是城市市容景观形象、市民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在我国,大连曾经是一座典型的重化工城市。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大连市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理念,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大力发展环境经济,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大连不仅变成了一座花园式的城市,而且完成了由传统的重化工城市向现代工业、口岸、商贸旅游和科技文化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大连城市环境的逐步改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又带动整个大连市的发展。
  2、城市的文化品位,不仅是古代城市魅力所在,更是现代城市之魂。经营城市文化就是指要重视城市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在国内外创出有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的城市品牌。改革开放后,大连的城市建设在提升自己城市文化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突出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治安改善、环境优美的综合表现。大连市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解决社会问题,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广场文化。广场文化体现一种解放、一种自由和一种凝聚力。而今天,不论是在大连人心目中,还是在外地游客的眼中,广场已成为大连最亮丽的风景。广场上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为广场注入了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广场文化熏陶了市民的文化素养,透射出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品位。第三,标志性建筑文化。标志性建筑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它对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连在修建城市标志性建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友好广场上五只不同肤色的巨手托起的水晶球,劳动公园的巨大足球,星海广场的百年足迹,其实一座真正具有巨大艺术和建筑价值的标志性建筑,绝对不止这么简单,但其对一座城市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升和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3、经营城市文化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还要注重城市市民的素质提高,公共政策效率的提高。对一个城市满意不满意,与对这个城市各行各业服务和城市政府服务的效率、作风满意不满意有极大的关系,国内外投资者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和深刻记忆往往首推文化。
  在当前,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正在纳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本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产。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而言,由于政府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和经济实力,资金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大瓶颈难题。如果我们把城市作为一个资产来看待,就可以通过经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广筹资金,突破瓶颈难题,从而加快城市发展建设的步伐和提高城市发展建设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城市资产经营的方式,将城市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对城市资产进行聚集、重组和运营,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资源的潜力,实现城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路子。以大连的实践经验来看,1992年全市可支配财力为21亿元,其中可用于生产建设的资金8000多万元,到1999年,大连可支配财力达到90亿元,可用于建设的资金能占到40%,从1993年至1999年,七年时间多挣多花了约268亿元,新增的资金主要是靠经营城市得来的。可见,城市本身不仅值钱,还可以通过经营城市来挣钱,开展城市资产经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市资产效益,为城市发展建设聚集资金,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张国生 郑瑞忠)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06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