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8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4/26

作者

□文/雷友华

浏览次数

189 次

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问题刍议
  [提要]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尚未真正突破传统教育形式束缚,仍沿袭目标管理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的发展与学习行为,导致有效性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要实现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改进教学。
  关键词: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6日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还未真正实质上突破传统教育形式束缚,仍然沿袭目标管理式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传统教学为主,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发展与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认知活动,而有效教学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出来,认知活动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可以影响学生“学”,但并不能决定学生如何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只有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时,其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换而言之,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别是学习认知活动最终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因此,仅仅重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育中的“人”要投以高度的关怀与尊重,把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对学生启发、引导与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目前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习兴趣低;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而教学目标预设和最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则判断着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有的教师课堂上对教学目标缺乏阐述或阐述较差,或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上课初始,没有向学生阐述这一门课或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对学生提出学习期望;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三是教学内容不全面。主要指:教学的重难点;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的传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知识的前沿性等环节残缺不全。
  四是教学行为不科学。教学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与辅助教学行为,而主要教学行为包括:呈示、对话与指导。辅助教学行主要包括: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和积极的教师期望。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未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这在大学课堂中尤为常见。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组织清晰而富有逻辑性,也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可是很多教师过分高度关注自己的讲解,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两个互不干扰的主体,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表情及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教学陷入单边行动。另外,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水平与互动策略都较弱,不利于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庸俗的浅层化与教师的单边化,影响教学深度。最后,学生对教师部分教学辅助行为评价较低,比如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讲课过程中不关注学生并及时调整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足。种种情况表明,教师的教学手段还不够灵活,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容易使课堂陷入“满堂灌”及教师中心。
  五是教学评价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提问或问题回答未作出评价、或未利用当堂作业测验的办法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等。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询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情况、提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当堂作业与测验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评价。
  基于目前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种种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笔者认为高校有效性课堂教学应注重并实现下列环节:
  一、善于激励与鼓舞学生
  学习动机的差异和强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特别是学习动机和动力不足会影响学习过程的持久性。学生只有在感兴趣、有需要与动机以及主动思考前提下,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己任,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投入课堂配合教师的教学。当然,教师可以通过激昂或优美的教学表达来激励学生,或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师生互动和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课程与教学的最终立足点在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程度来衡量。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来体现。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对人生学习有限性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才可以随时随地再学习和再提高。所以,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与学习方法。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去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研究,在学习中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设置悬念、引发思考、造成认知冲突、刺激想象、介绍思维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把传授知识当手段、把促进学生发展当目的,不仅要重视传递知识,更应注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学习能力的生成。
  三、爱岗敬业,富于教学激情
  大学生喜欢充满热情的教师,更喜欢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到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大的满足感。因此,课堂教学需要用热情和激情,创造一种紧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也充满激情投入学习。
  如何做到教学有热情和激情?首先,要爱岗敬业,激情来自于教师内心深处对职业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信而友好,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也相信学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其次,会用夸张、生动的手势强调教学重点,用丰富的表情辅助教学,运用多变的音量、音调、停顿等使讲话抑扬顿挫,使教学充满情趣。最后,需要全身心投入教学,融入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情与反馈,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与情感互动,并能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创造性、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清晰教学思路
  清晰教学思路主要包括清晰教学展示和教学组织思路,但最关键的是教学组织的清晰。
  第一,教学展示的清晰即教学传达清晰,包括语言展示、板书展示、多媒体展示、动作展示等。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音准确、语词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使用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其次,教学语言需简洁明快,尽量避免冗繁啰嗦、口头禅以及其他教学噪音的出现;再次,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选用最精确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准确而专业地表达教学内容;最后,合理利用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显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板书推演教学过程等。
  第二,教学组织的清晰。教师系统而有条理地讲授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获得系统且结构化的知识,而这种结构化的知识更易为学生理解和吸收。同时,教师明晰的讲课思路和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如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把静态的理论知识与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让理论知识生活化、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避免理论学习游离于学生实际生活之外。另外,要使教学思路清晰,教师还需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思维清晰,从而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重视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存在,重视教学互动,在开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实践和体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在互动讨论和争辩中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与侧面,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策略与成果,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提问是师生教学互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同时刻的不同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上课初,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宜多问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出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多提问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思维的分散和转移。   
  六、关注教学内容前沿性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社会发展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以发展心智、丰富视野。目前,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习惯于固守书本知识,照本宣科讲解,视野狭窄,缺乏教学拓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适量的教学内容,关注知识的专业性、高深性和前沿性,以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理智的培养与思维的训练。因此,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而是要联系专业的最新前沿发展趋势,并且能够结合教师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带来最新最前沿的学科信息,使学生自觉养成既看重眼前又着眼未来的思维习惯。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秋前.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5.
[2]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3]姚利民.大学教师有效教学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4]肖少.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270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