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8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4/26

作者

□文/谢虎军

浏览次数

246 次

对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提要]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主要场所。本文从分析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着手,提出如何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思考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财经大类专业为例》(编号:ZJB201202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以财经大类专业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7日
  一、引言
  2006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本文中所研究的文科类专业主要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中的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及旅游大类专业。其中,本文以财经大类专业为例研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财政金融类(代码6201共12个专业)、财务会计类(代码6202共8个专业)、经济贸易类(代码6203共6个专业)、市场营销类(代码6204共5个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代码6205共5个专业)五大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是指为配合理论教学而在校内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包括各种实践场所、设备、人员及实施计划等,一般由若干个实验、实习或实训室(或车间、经营场所)(以下统称为实训室)组成,通过完成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二、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毕业时达到与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在我国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学院中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的,受我国传统思想和意识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理论教学,如原理精讲、过程推导等,也重视和强调系统和逻辑思维培养。往往轻视甚至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操作的教学。特别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不像理工科专业一样,在校内实训基地里购置看得见、摸得着、动的手的仪器、机器等,文科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往往存在构建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专业群资源共享性、资金投入不足且重复建设、实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大概分为两类,即校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前者可以完成顶岗实训和顶岗实习任务,但是一方面受到教学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影响,再加之学院和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异地性、校企双方在管理制度、人事隶属、核心价值等方面都存在这差异,因此不论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还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来看都不利于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大部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基本上达到了1∶1,而且很多实验实训内容需要在“学中练、练中学,边学边练、再练再学再提高”,因此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为了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对高职教育的意义非凡,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三、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要实现的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场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加强专业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要仿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营造企业工作氛围。因此,就不再是过去相对独立、模式单一、设备简单的实验室,而是建设满足专业教学、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结合高职文科类专业中财经大类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该校内实训基地一般要具备以下功能:
  (一)对内完成专业教学功能。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机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专业老师和实训老师的组织与教导下完成实践课的学习任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商品入库、整箱出库、零散电子拣选、按客户要求打包、配送出库等与企业生产真实性一致的职业能力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以按照真实企业运作模式创办淘宝商店,加强网络营销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等。
  (二)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功能。高职教育除了学历教育之外,还具备依托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之功能。文科类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一样,能够在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生产出电子产品、能组织学生在苗圃里培育果苗、能组织学生在实习工厂焙烤饼干、炒制茶叶、发酵酒曲、酿造佳肴等等。但是,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学生的智慧开展对外的社会服务项目工作。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承担委托报关业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向社会提供市场调研报告、商品促销活动方案策划并组织商品现场促销活动、农博会、茶博会、商品展销会推销等专业服务。
  (三)对社会提供职业资格培训与技能鉴定功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其他部门逐步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在我国中央、各部门、省(市、自治区)、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辖区内按要求开展各级别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按照各职业标准要求,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培训期限。故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就将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实行“双证书”(毕业证书+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制度。
  为此,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各种各级别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如财经大类中的各专业对应相应的职业资格:物流师、电子商务师、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营销师、农产品经纪与代理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等。一方面可以培训本校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开展培训、鉴定服务,并确定良好的社会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四)在保证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社会化生产功能。由于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要按照专业群并与相对应的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而建设的,故可在满足教学工作和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之上,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生产。以省示范高职学院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商科学校之一。学院按照“对接产业、融入行业、提升质量、打造特色”的办学思路,坚持为湖南区域经济服务,积极探索“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在校内建设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在该基地中可以实现商品陈列、推销与谈判、网络营销、茶艺与茶文化等项目的实训,也能实现一定量的社会生产。再如,物流管理专业与“四通一达”快递公司合作建设的校内“商务快递”之家,就可以实现包裹分拣、入库管理、配送等实际生产。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际生产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实训的真实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同学们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在校学习、练习、提高专业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与职业习惯的载体,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核心所在,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基本保障。针对当前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以下建设思路以资参考。
  (一)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资源建设以专业群为核心的实训基地。从专业老师到教学系部领导直到学院领导,都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对于当前培养高职文科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要以高职文科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来正确认识和区分对待其与理工类专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特异性。从各方面、各渠道筹措资金,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实际利用率不高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群为核心,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蓝本,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接轨工作岗位为目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二)明确主体,规范流程,按步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一般都是有使用部门即教学系部根据学院实训室建设发展总规划提出建设要求,再经过市场调研、组织专家认证、公开招标、评标、决标,确定实际建设方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般需安排专业老师全程参与,一方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向施工方提出教学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实训基地建设过程的细枝末节,有利于以后的专业实践教学。
  (三)创新机制,外引内培,建立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的实训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老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需要具备过硬的、娴熟的且紧跟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专业技能。这对于一部门从校门毕业出来至今进入另一校门讲台的高学历、无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而言,就需要强化训练,提高专业技能。限于当前校方和企业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现状,特别是以财经大类为主的高职文科类专业而言,需要要求更高的实践指导老师。故此,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机制,一方面从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按计划逐步培养专职老师通过企业顶岗国家级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强企业工作经验。以培养高职文科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组建一支得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胜任教学任务。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实训基地有序运行。在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之后,根据管理权限和要求,由实训基地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督查部门共同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动态管理、全面管理,确保实训基地有序运行。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梅爱冰.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2]蔡滟.谈谈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3.6.
[3]李志强.高职文科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33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