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8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4/26

作者

□文/王 艳

浏览次数

271 次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提要] 本文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方法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创新;城市建设;唐山
  本文为唐山市科技局项目:“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驱动的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140211z)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2日
  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科学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城市、地区的重要指标。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共识。
  一、创新型城市的定义
  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在一定城市单元上的具体落实,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其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并对其他区域形成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制度环境的改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能力水平,降低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实现价值链升级。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为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和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发展问题,有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方法
  根据不同城市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框架、要素、基本建构、绩效评估等进行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战略研究,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对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出了较高的理论要求。在对不同城市情况进行调查时,要详细了解该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现状、历史、已有的规划和发展设想,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时间和经费。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要从宏观、结构层次、功能结构等角度观察,包括国内、国外各城市的最新发展情况,而且更应当注重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创新、服务创新、公共管理领域创新、精神价值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内容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大胆开拓思路,根据城市的特点,走出自主发展的新路,除科学技术的创新外,还应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根据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的方法,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随着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型企业已形成研究与开发投入和承担创新风险的体制和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够不断提供资金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推进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对创新型城市背景进行研究,明确该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开展城市企业自主竞争力评价研究,明确创新型城市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上的优劣势,以便为突出优势,改善劣势,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城市创新体系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并最终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当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较强的学科布局和知识创新能力,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尊重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形成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和培养一批献身科技事业的专家、学者、工程师等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引进人才,奖励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应注重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目标包括: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创新形象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创新理论的成熟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将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国强,王欣,文春波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J].河南: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6.
[2]隋映辉,赵琨,丁海洋.建设创新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北京: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662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