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技术的扩大,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性、分类,以及防治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特性;防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计算机病毒特性及防治措施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4日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技术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知识时代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更合理地使用网络,防治计算机病毒也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非常短的,通常只有几千个字节,会不断复制、隐藏和感染其他程序或计算机的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程序与其他程序不同,它首先把自己复制在一个没有被感染的程序里,当程序执行时,计算机病毒就会迅速传染到一切可传染的程序之上,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扩散,若不加以控制,就会在短时间内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所以,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比如磁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他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造成瘫痪。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但是计算机病毒却能将自身的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条件的未被传染的程序之上。所以,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
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传染的隐蔽性;另一个是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附着在较隐蔽的地方,目的就是不让用户法发现它的存在,不经过计算机病毒代码扫描,计算机病毒程序和其他一般程序是不容易区别开来的。一般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程序经运行取得系统控制权后,就可以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传染几百甚至上千个程序,而且受到计算机病毒传染的计算机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在屏幕上没有任何异常,这种现象就是计算机病毒传染的隐蔽性,就是这样,计算机病毒才可以在用户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游荡于世界上百万台计算机中。
3、潜伏性。一般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不会马上发作,它长期隐藏于系统之中,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就会启动其破坏模块。潜伏性越好,在系统内存在的时间越长,计算机病毒传染的范围就越大,危害性就越大。潜伏期间,计算机病毒程序不用专门的检测程序,一般是不容易检测出来的。
4、破坏性。任何计算机病毒只要入侵系统,都会对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取决于计算机病毒制造者的目的和水平,它可以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几乎由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以收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5、针对性。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例如,有针对PC机及其兼容机的,有针对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还有针对应用软件的,例如针对Office宏病毒。
6、持久性。计算机病毒程序被扫描出以后,数据和程序甚至整个操作系统的恢复都非常困难,特别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反复传播,使病毒清除起来非常复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7、不可预见性。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传染和发作是不可预见的,即使安装了防火墙及各种杀毒软件,也会不能完全隔绝某些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再有,计算机病毒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病毒源源不断地涌现,而且病毒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病毒对反病毒软件永远是超前的。
四、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综合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病毒,人们把它们分成以下三类:
1、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它能够寄生在文件中,一旦此类病毒直接或间接地执行了这些受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程序,计算机病毒就会进入内存,按照编制者的意图对系统进行破坏。
2、引导型病毒。引导型病毒是影响软盘或硬盘的引导扇区,引导扇区是磁盘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中包含了磁盘本身的信息以及用来引导计算机的一个程序。此类病毒寄生在磁盘引导区或主引导区。随着磁盘的启动进入内存,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一旦满足其条件,便会将自身复制到未感染的磁盘中,最后,计算机病毒就会将干净的引导扇区内容写回到原先的位置,并将控制权交还给操作系统,用户察觉不到任何异样,从而达到病毒传播的目的。
3、宏病毒。此类病毒使用实时监控功能的杀毒软件,打开系统提供的宏保护功能,通过各种存储介质、网络、电子邮件等利用提供的文件可以内嵌宏的功能感染doc、dot、xls、ppt等文件。宏病毒的传播速度是极其惊人的,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病毒防治应该是预防为主,杀毒为辅。
1、应该及时备份,及时升级,及时打好操作系统补丁,从根源上杜绝计算机病毒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的计算机,增强计算机的免疫力。可以利用系统自带的自动更新功能,全面扫面系统漏洞,要尽量使用正版软件,并及时将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
2、安装正版的专业杀毒软件或防火墙,设置成及时检测状态,在遇到一般病毒感染时就会及时报警并杀除。关闭电脑的自动播放功能,并对电脑和移动存储工具进行查毒和杀毒。
3、尽量不要在局域网共享文件。因为这样会使计算机产生漏洞,如果要共享文件,最好设置密码或者只读共享。
4、对重要的资料必须进行永久的备份处理,可以使用光盘或者移动硬盘或者打印的方式保留。
5、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养成定期查毒、杀毒的习惯。
6、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来信中的附件文件,尤其是“.exe”之类的可执行程序文件。
7、不使用来路不明的磁盘。对于一些移动工具如U盘、MP3、移动硬盘等常用的交换媒体进行数据复制时,要先检测再使用。
8、在IE等浏览器中设置合适的因特网安全级别,防范例如ActiveX和Java Applet等的恶意代码。
六、结束语
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了计算机犯罪者的有效工具,也是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的最严重的方法。虽然计算机病毒在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也将从其反面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与反计算机病毒,是一个永不休止、不断循环往复的斗争过程。我们要做到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及早发现病毒病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我们的计算机能安全的工作。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毒防治方针,认真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把可能造成的错误或经济损失等提前做好预防,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忠良.计算机病毒防治实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韩莜卿.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曹天杰,张永平,苏成.计算机系统安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