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9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4/26

作者

□文/宋帅邦

浏览次数

691 次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提要]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会导致其产值的增加;一二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1日
  一、引言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棉花等自然资源以及“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改革开放后,新疆的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获得较快发展,但相较于全国,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因此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疆的新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造成低素质劳动力失业,与此同时,大量劳动力流入及新疆本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等现状,使得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面临严峻挑战。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研究新疆的就业问题,通过分析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找出解决新疆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的对策,在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
  (一)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以产值比重为主要指标)。1978年以来,从新疆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演化趋势中,可以看出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波动中下降,由1982年的最高值43.1%降至2012年的17.6%,下降幅度25.5个百分点,1992年后一直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重;第二产业产值结构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四个阶段,最低为1990年的31.8%,最高为2011年的48.8%,上升幅度约为17%;第三产业产值结构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由1978年的17.2%上升到2002的43.7%后又回落到2012年的36.0%。1980年至1991年间新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为“一、二、三”模式调整为现在的“二、三、一”模式,这说明新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有逐步优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1992年开始我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
  (二)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1978年以来,新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常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由1978年的72.06%降至2011年的48.66%,下降幅度大于23个百分点,但下降趋势越来越小;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两个阶段,其中上升阶段变化不明显,由1978年的14.33%上升至1993年的18.75%,仅约4.5个百分点,而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在2006年为13.23%,低于1978年的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由1978年的13.61%升至2012年的35.66%,上升幅度约为22个百分点,1979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而全国来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是在1996年后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
  三、数据选择与协整分析
  本文选用了1978~2012年的新疆三次产业产值(GDP)与就业人数的数据(所用数据来自《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50年》)。为了剔除价格波动对数据的影响,本文利用GDP平减指数,以1978年数据作为基期,得到1978~2012年新疆三次产业实际产值。为表述方便,将三次产业的产值标记为X1、X2、X3,相应的,将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标记为Y1、Y2、Y3。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剧烈波动的影响,对所选用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所得结果不会改变协整关系,又较为易得平稳序列,分别标记为LNX1、LNX2、LNX3、LNY1、LNY2、LNY3。
  (一)单位根检验。为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在进行协整分析前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EVIEWS 6.0软件中ADF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ADF检验回归模型:
  △yt=?琢+?茁t+?酌yt-1+■?茁i△yt-1+?着t
  其中:yt为待检测的时间序列;α为截距项,为常数;?啄t为时间趋势;l为因变量的滞后阶数;?着t为随机误差项。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显示LNX2序列是平稳的,其他序列LNX1、LNX3、LNY1、LNY2、LNY3都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即新疆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LNX2与LNY2单整的阶数不同,两者不能进行协整检验。为了验证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进一步检验。
  (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要检验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否存在单位根,其经济意义在于揭示时间序列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从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X1、LNX3、LNY1、LNY3都是一阶单整,符合协整的前提条件,本文采用基于协整回归残差的ADF检验的EG两步法,原理是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反之,两者不存在协整关系。
  1、首先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LNX=c+bLNY+?着t
  (1)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的回归方程:
  LNY1=5.618+0.086LNX1
    (194.612)(12.022)
  R2=0.819 F=144.521 DW=0.697
  方程中LNX1的系数0.086是就业对产值的弹性系数,表明产值每增加1%,带动劳动力增加0.086%。
  (2)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的回归方程:
  LNY3=3.415+0.487LNX3
    (92.750)(46.840)
  R2=0.986 F=2193.994 DW=0.475
  方程中LNX3的系数0.487是就业对产值的弹性系数,表明产值每增加1%,带动劳动力增加0.487%。
  2、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回归方程估计结果得:
  (1)■t1=LNY1-5.618-0.086LNX1
  (2)■t3=LNY3-3.415-0.487LNX3
  对■t1和■t3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显示,■t1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表明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t3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表明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2)
  (三)误差修正模型。由于LNX3与LNY3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观察两者之间的短期关系以及长期与短期之间的修正关系。误差修正项ecmt3等于残差序列■t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LNY3=c+b△LNX3+aecmt3+?着t3
  回归估计得:
  LNY3=0.0367+0.138LNX3-0.266ecmt3
     (2.259)(0.864) (-2.464)
  R2=0.169 F=3.046 DW=2.158
  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差分项反映短期波动的影响。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的短期变动对就业存在正向影响,短期产值每增加1%,带动劳动力增加0.138%;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即每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长期均衡值偏差力度为0.266。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表3)对存在协整关系的第三产业产值LNY3和就业人数LNX3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是其产值的格兰杰原因,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就业人数增加将引起产值增加,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不一定能促进其就业人数的增加。
  (五)结果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新疆第一产业就业与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086,表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且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可能是近几年新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缘故。
  新疆第二产业产值与就业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与新疆工业结构的特殊情况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新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石油和石化工业,随着工业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值随之增加,但却没有吸纳过多的劳动力。
  新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引起产值的增加,在长期均衡中,第三产业就业对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487,高于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这说明新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作用。而新疆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度高的传统部门,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业方面相对落后。
  四、对策建议
  新疆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缓解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矛盾,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优做强新疆六大特色农业(粮、棉、果、畜、区域特色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新疆城镇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大农业基础投资,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与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用工单位建立长期持久的农民工输出机制。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加工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加快承接内地纺织产业转移,加快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剩余的劳动力;发展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培育优势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规划培育产业集聚园区,提高生产效率,拉动经济增长。
  把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加快交通运输、贸易、餐饮等传统部门的改造升级,依托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信息、金融保险等新兴行业;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优化服务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广泛吸引从第一、第二产业中释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就业,提高产业结构效应,促进结构优化、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光莲.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4.1.
[2]崔亮,艾冰.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探讨——以新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8.6.
[3]喻桂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9.
[4]张玲.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J].金融经济,2010.5.
[5]青松.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651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