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89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4/26

作者

□文/周理想

浏览次数

595 次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因素研究
  [提要] 本文选取2000~2012年新疆15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的计量模型,研究新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条件收敛性,并分析所选变量对收敛性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差异;条件收敛;动态面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0日
  一、引言
  由于地区间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差异存在,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差异的存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地区之间经济差异有清楚的认识。针对经济差异现象,从收敛角度进行研究是目前经济问题研究的热点。经济收敛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源于索洛模型,经过研究者的丰富和完善,收敛问题的研究已逐渐成熟。学者们对经济收敛的概念已细分为收敛、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类型,其中条件收敛对研究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因素分析时意义重大,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条件下,具有不同初始人均产出水平的经济体,在长期内不会收敛于同一稳定状态,而是有各自的稳态,同时各经济体的稳态是由其初始水平及以外的因素决定。
  国内关于经济收敛的研究也已广泛,从宏观收敛到微观机制收敛,从省级层面到区域和地级层面,实证内容较丰富,得到的结论不同。蔡昉和都阳(2000)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做了初步分析,他们注意到中国经济中所谓“俱乐部收敛”现象,即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但区域内部却呈现出收敛的趋势。郭爱君、贾善铭(2010)对西部地区1952~2007年经济增长的敛散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并不存在收敛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经济的发散性进一步增强。陈芳与龙志和(2011)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的收敛性,认为存在条件收敛,同时揭示了缩小县域经济差距的部分原因。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地域面积大,人口少且分布不均。各地市间距离较远,自然资源等条件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经济差异较大。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新疆地区经济的条件收敛进行动态面板分析。
  二、模型介绍
  根据新古典理论关于收敛的推导,可得到目前应用较多的收敛模型,公式如下:
  ■ln■=a-■lnyi,t+ui,t (1)
  其中,若?茁>0,说明区域间经济增长趋于收敛,且?茁值越大,收敛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经济增长趋于发散。
  当在上式中加入影响促进经济增长变化的一些因素后,模型就是条件收敛。条件收敛理论认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之后的稳态值有关,且成正比,经济体的稳态是不同的。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同,最终发展的高度也有区别,经济的发展势必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条件收敛检验把一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比绝对收敛更接近现实情形,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条件?茁收敛公式表示为:
  ■ln■=a-■lnyi,t+?鬃(xi,t)+ui,t (2)
  其中,xi,t即为一组对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条件收敛的分析与绝对收敛情况类似。
  三、实证分析
  数据处理说明:新疆自治区行政划分较为复杂,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时间段为2000年至2012年,研究的各地区有: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州、伊犁地区(包括奎屯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所用数据均来自历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新疆五十年》和部分地市的统计年鉴,本文使用人均GDP是指地区生产总值除以地区的年末人口总数,实际人均值采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折算。
  参考多数学者的研究,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因素有: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自然人口增长率、资本投入水平、财政支出、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技术选择等。本文进行条件收敛的分析时,将采用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出、市场化程度、资本投资率、就业水平等作为影响变量分析问题。对于部分所选指标内容作简单介绍:
  1、就业水平(P)。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劳动就业人数的重要影响,根据统计年鉴已有数据,就业水平使用地区当年从业人数表示。
  2、市场化程度(M)。从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非国有经济在推动经济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改善经济整体效率有积极意义。所以,本文认为反映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以使用各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表示。
  3、工业化水平(I)。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近年来,新疆各地区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加快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快速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用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部分地区的一些缺失数据经过整理填补。
  4、资本投资水平(K)。参考已有研究者的观点在选择衡量实体经济资本存量的相对变动时,采用储蓄率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的资本存量水平。同样,本文也用相同的指标衡量各地区的资本存量水平,资本投资水平为各地区的固定资本投资总额。
  5、财政支出(G)。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的热点话题,地方财政支出的变化对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社会生产供给的数量和类别的影响,作用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鉴于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本文用各地区的财政支出与地区GDP之比来衡量影响程度。
  考虑以上指标的影响,条件?茁收敛测算的模型具体形式为:
  lnyit=a+(1+?浊)lnyi,(t-1)+?酌1lnK+?酌2lnP+?酌3lnI+?酌4lnM+?酌5lnG+?着it (3)
  式中初始人均产出的系数有所变化,所以检验条件收敛时回归结果要与1比较,大于1即表示条件下发散,小于1说明存在条件?茁收敛。
  根据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疆地区从2000年开始得到西部开发战略的支持,之后又有其他省市的大力援助,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利用2000~2012年地区数据再一次进行收敛性的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表1)
  从表1来看,表中的模型都是采用二步估计量的差分GMM估计,回归结果可以用来分析具体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均产出的系数较小,说明经济增长收敛系数较大,且引入的各变量均是显著的,它们共同作用使得2000年以来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并且地区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有所变小,说明其中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其基础薄弱故发展速度较快,这同时也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各地区经济均享受到开发政策的成果。劳动力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正向的,从模型(1)的各指标系数看,就业水平的系数是显著地,对人均产出的影响最大。新时期新疆发展环境的改变吸引更多的内地劳动人口来疆就业,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总的来说增加了新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由于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效应,地区的劳动人口增加即代表总人口的规模扩大,这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这个时期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加速依赖于劳动人口以及同时附带的知识和技能的扩大。财政支出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指标与人均产出指标是显著地负向关系,可能是因为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一般是先出现在人力资本较高的发达地区,它的发展造成地区间经济差距加大,不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目标实现。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的负作用,财政支出比重过大更强烈的干预市场,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固定资本投资和工业化水平的系数显著为正,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的增长来自固定资本的大量投入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增加,国家对新疆各地区的投资加大,出现了更多的重要工程,加快发展工业,工业和固定资本投资是当前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疆各地区的经济差异有所减小,西部开发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回归过程(2、3、4)是考察引入部分控制变量时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经济增长都可以是趋于收敛的,但变化程度不一样。工业、非国有经济和固定资本投资组合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最大,工业化和固定资本投资作用更加明显。从回归结果(4)可以看出,工业发展和劳动人口对新疆经济增长差异起着正向的影响,但市场化水平的系数为负,非国有经济阻碍地区经济差异的缩小,可能是因为非国有经济成分过低,或者非国有经济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回归结果(2)和(3)相比较,说明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要小于财政支出对其的影响,地区财政支出水平过大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速度。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选择新疆的15个地区研究经济收敛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差异在2000年以后是趋于收敛的,但各种因素对经济收敛的作用不同。其中,劳动人口对新疆地区经济影响较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化水平,且是推动经济差异趋向收敛的。而市场化程度(非国有经济)和财政支出则加速了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因此,本文认为针对各因素的特征,地区应有有效的措施实施。首先,大力引进人力资源,多方面实施优惠条件避免人才流失;其次,欠发达地区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基础设施的先期保障,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这也是发展工业的必要条件;最后,由财政支出的不平等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现象,新疆应对贫困地区给予财政支出的倾斜。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2]郭爱君,贾善铭.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基于西部地区1952-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陈芳,龙志和.中国县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1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728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