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0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5/26

作者

□文/王晓刚 杨 帆

浏览次数

396 次

面对职业技能竞赛“热潮”的理性思考
  [提要]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日趋白热化,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面对全国高职院校掀起的夺金热潮,我们也应该理性的思考一下,究竟职业技能竞赛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关键词:高职;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1日
  引言
  近年来,不同行业、多种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国蓬勃开展。2013年全国共组织开展国家级一类竞赛2项、国家级二类竞赛38项,涉及53个行业部门的78个职业(工种),近千万企业职工和院校学生踊跃参加,共有24,000多人入围全国总决赛。尤其是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项盛事。从2008年10个专业大类24个比赛项目,到2013年的14个专业大类100个比赛项目,设置的赛项以平均每年新增16个速度递长,说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参赛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再有,各行业、各教职委和各部门组织的专项职业技能竞赛,更是多的数不胜数。由此,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
  (一)学校层面
  1、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教学实力的平台。通常,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应该由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体现的,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不同地区的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区域性差异极大,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但是,职业技能竞赛却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赛,将不同地区的学生都放在同一个准则下进行衡量,比赛的结果也就能够相对公平的显示出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
  2、职业技能竞赛也为学校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提升影响力的契机。当前,高考生源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普通高校逐年扩招,进一步加剧高职院校生源匮乏,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将无可避免。但是,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招生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出现了生源紧张的情况,而是两极分化现象非常明显,一些学校投档分数低,却招不到学生;另一些学校投档分数高,却年年爆满,这足以说明学校品牌号召力的重要性。想要打响学校的品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契机,一方面成本投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收效很快,只要能在比赛中获奖,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职业技能竞赛还可以促使学校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竞赛考核的项目多是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培训才能够获得。如果没有基础的实训条件,就不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更无法从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这也就激励各个学校,必须加强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来改善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从而使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二)教师层面
  1、职业技能竞赛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每次参加大赛,不仅仅是教师们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学理念的革新。通过教师之间思想上的碰撞,带来的是新的教学思路、新的课堂管理方式,尤其是一些主办方在学生比赛的同时还会举办专家讲座或经验交流会,这都能使老师们获益匪浅。
  2、职业技能竞赛为教师指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职业技能竞赛的题目,都是根据相关行业中最新的岗位要求提炼出来的,教师通过培训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较好地实现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也能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从而使教师更明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清楚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从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更加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3、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在备战比赛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主动聘请企业专家或行业能手来学校指点学生的实操技能,在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教师同样受益。而在企业专家或行业能手不在学校的时候,指导学生的实操技能则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任务,学校教师就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方能胜任这一工作。
  (三)学生层面
  1、职业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大多数高职学生在高考这条路上走的都不是很顺利,他们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缺乏自信,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迷惑。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让高职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让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对社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从而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职业技能竞赛的赛项内容都是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结合得非常紧密,学生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状况,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2、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多数竞赛都要求一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学生不紧密配合,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赛项要求,学生单打独斗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经过职业技能竞赛的洗礼,学生们不仅能够增强专业能力,更可以提升职业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职业技能竞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相对平时宽松的学习环境来说,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需要学生们不断地过关斩将,经历从院级赛、到省级赛层层选拔,才能突破重围,最终站上全国比赛的舞台。学生们想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在紧张的比赛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操作,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以及不到最后时刻,绝对不能轻易放弃的拼搏精神。
  4、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技能竞赛向来都能吸引众多企业的参与,企业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座桥梁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的工作岗位,尤其对于那些获奖的学生,企业更是求贤若渴,给出的工资待遇普遍比较高。而以往,在企业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学生在刚刚毕业时,想要获得一份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合理的薪资待遇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这些企业,都是和专业紧密相关的,所以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也比以往有明显的提高。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反思
  (一)受益学生人数少。当前,职业技能竞赛力求打造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不过,高考是人人都能参加的高考,可是技能竞赛,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却只能是少部分优秀学生的展示平台。部分院校为了能够在职业技能竞赛上“争金夺银”,采用了选择优秀学生集中培训的方式来准备比赛,这也就剥夺了其他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机会。而且参赛的学生通常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导,教师的主要精力就会转移的职业技能竞赛之中,而忽略了数量更多的普通学生,这种状况,完全与国家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二)实训设备浪费。一般,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都会有企业的参与,承办学校的比赛设备都由企业赞助,而参赛学校的比赛设备需要自行购买,这些实训设备买回来之后很可能只用一年,因为明年赞助的企业换了,因而比赛使用的实训设备也会完全不同,参赛院校又面临重新购买比赛设备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学校实训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每个参赛院校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学校都会对参赛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一些学校还会让参赛学生停课参加集训,甚至一些学校为了某项职业技能竞赛,竟会让学生停课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专门训练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赛项。对于参赛学生而言,虽然部分专项技能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完全放弃常规课程的学习对其后期自身的发展还是存在诸多不利影响的。
  (四)“以赛代考”现象严重。职业技能竞赛火暴异常,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竞赛非常的重视和追捧,经常会给竞赛指导教师下任务、定标准,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通常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竞赛之中,由此必然会忽视其他课程的教学或学习,教师虽然可以专职指导技能竞赛,但是学生却不该脱离课程的学习,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提高。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打消参赛的顾虑,用比赛成绩来代替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是替换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此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是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的急功近利。
  (五)过于注重奖牌和名次。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对于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推动效果显著,而且还有个别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学校获得的奖牌数量和名次高低作为评价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之下,部分学校出现了心浮气躁,唯奖牌至上的价值取向,甚至不惜手段和代价,大搞情感公共和物质公关,来对比赛的结果施加影响。尤其是比赛中,以裁判主观评价为主的比赛项目,更容易产生歪风邪气,由此对比赛产生的影响尤为恶劣,导致竞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挫,进而影响师生的参赛积极性,同样也使职业技能竞赛的权威性受损。
  (六)忽视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技能大赛中,对于学生的考查往往是偏重于技能操作,忽视能力测试;偏重于技术内容检验,忽视职业素养评测。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深受普通高校的影响,长期处于简化版普通高等教育的阴霾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饱受诟病。而职业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高职教育走出阴霾,重新走向重技能的道路之上,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社会和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现状,并非技能高的学生就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一边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找不到人才”,这一现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并不是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太低,而是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过于匮乏,缺少敬业精神、自我为中心严重,功利主义明显等情况都严重制约了高职学生的就业,也阻碍了高职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学校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不能够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能够走注重技能、技术培养,而轻视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素养提高的矫枉过正之路。
  三、结语
  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不过就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有很多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而且还没有能够实现最终的全员参与,还处在“精英”培养的阶段,我们只有严守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公平公正,才能打造具有权威性、标杆性的比赛,才能够进一步获得全社会的认可。而且各参赛院校也应该将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与平日的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催化剂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兆虎.职业技能竞赛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分析[J].科教导刊,2011.22.
[2]张卿.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0.
[3]彭年敏.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辩证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4]杨群,吴开岑.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36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