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56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4/9/29

作者

-

浏览次数

3275 次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
  
  经济全球化需要会计国际化。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探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变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会计界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中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会计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客观需要。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国沪深交易所己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100多家为B股公司,在境外市场有50家H股公司,还有大量在其它国家注册并上市的中资公司,并且中国企业与其它国家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推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减少各国会计标准间的差异,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更便捷地筹集国际资本。
  其次,中国会计国际化是加入WTO之后的需要。根据我国加入WTO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尤其是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别、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并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来自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外国公司将在我国设厂或者建立分、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将在我国上市,外国银行将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不同国家会计标准的冲突,也将会凸现出来。改进我国会计制度,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建立我国会计的准则,将是今后我国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以更积极的心态来推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二、会计国际化的形式
  通常所说的会计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和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会计国际化还包括会计职业国际化和会计组织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这三种表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会计国际化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一)会计职业国际化
  进行国际贸易我们必须先了解外国公司的信用和财务状况,分析和评估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经营状况,这就需要看懂外国公司的会计报表,可是各国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先学习和了解各国的会计制度,这就为会计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会计职业化随着国际投资的发展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因为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不同的国家同时进行,为了把设在各国的子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以使其具有可比性,同时,也为了编制多套会计报表以满足不同国家的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公司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能够熟练地理解和运用多国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公共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在其他国家设办事处,其他国家亦纷纷效仿。
  (二)会计组织国际化
  为了解决在不同的证券市场上编制多套不同的财务报表,减轻筹资过程的负担,各国会计师纷纷成立组织,讨论协调各国会计实务的途径。
  会计组织国际化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两个国家的会计人员组成的进行双边协调的组织;次之是地区性会计组织,如1904年在圣路易斯开始的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国际会计师会议;然后发展到全球范围协调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世界性会计组织,国际会计协调问题的全球性组织,如1973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77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性会计组织按执行工作的内容分为三类:专门从事会计协调工作;专门交流各国会计方法以提高本国会计水平;专门从事会计教育交流。除了这些民间会计组织,一些政治性机构也参与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工作,如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
  (三)会计准则国际化
  在国际会计协调组织的推动下,会计准则国际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它也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沟通、协调、统一。沟通,指相互交流。通过对不同国家会计制度的比较,了解各国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以及它们所依据的会计基础观念和会计原则,明白相互之间的差异之所在,使不同语言、不同货币、不同会计术语、不同会计原则和方法所编制的会计报表,在国际间能够相互了解,并可借鉴其他国家的会计工作经验,逐渐地改进和完善本国的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 协调,即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协调的目的,不在取代各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亦不在要求本国公司的财务报告作重大改变,而是提供编制跨国财务报告的准绳,或当不同国家的会计实务导致不确定性、无效率或误解时,协调具有补充各国会计准则的功能。统一,即全球会计一体化。包括会计各方面的一致,这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会计国际化的最高目标。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并共同遵守,会计实务按统一规范进行操作处理,消除各国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差异,在全世界推行统一的会计模式。显然,这个目标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国际会计组织的推动需要各国会计职业界的共同努力。
  三、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会计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转移而带来的经济后果。这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会计国际化产生的经济后果可以分为:正面的经济后果和负面的经济后果。
  (一)正面的经济后果:即会计国际化所产生的可理解的益处。包括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三个层次的经济后果:一是企业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和跨国公司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使国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在可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财务信息;二是合资企业会计利益国际比较性增强和税收负担降低,大量吸引外资;三是伴随着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国投资者的进入,政府获得长远利益。
  (二)负面的经济后果:即会计国际化所带来的成本或损失。一是制定成本。主要包括会计国际化改革文件的草拟和讨论费用以及准则制定机构发生的草案试运行成本(如准则制定人员工资)和公司的执行成本(如会计人员学习新准则的培训费);二是会计标准转换的社会成本。既包括管理当局强行规定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而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降低的成本,也包括管理当局利用可选择的会计政策粉饰利润引发的社会成本;三是税负。引进新的会计标准产生的税收影响:依照国际通行惯例计算的会计利润通常会低于采用新标准之前的利润,反而会减少政府税收。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中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兴加转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的经济结构、独特的文化传统、严密性及配套程度有待提高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对薄弱的会计基础等众多因素决定,我国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应首先明确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并由此细化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与实务安排。
  l、基本原则
  (l)有借鉴的为我所用原则。有借鉴的为我所用原则认为,会计国际化不是美国化,也不是英国化,更不是简单地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习、消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准则制定及会计执行机制背后所隐含的原理与规律,提炼形成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施的理论和实务指南。
  (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我国会计国际化要追求神似,不要单纯追求形似;要讲究实际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速度。坚持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为中心,积极推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3)抓住主要矛盾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短板”。只有解决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短板”,才能既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又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
  (4)平衡推进原则。会计国际化应坚持平衡推进,目前需要加快推进会计教育国际化、会计理论研究国际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国际化、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化以及会计执行机制国际化等。
  (5)现实与前瞻兼顾原则。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只有立足现实,兼顾前瞻,才能有效化解会计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会计语言的国际可比,并满足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持续需求。
  2、策略选择与务实安排
  首先,统一认识。理论界、实务界及准则制定部门在会计国际化问题应达成以下共识:1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2会计国际化必然涉及政治因素,也会产生特定的经济利益后果,但这些仅仅是会计国际化的后果,而不是原因。应承认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基于会计规律性的认识及应用能力竞赛;3我国应主动地参与国际协调,在积极沟通中获得对应的话语权和国际社会对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会计基础的特别关注。
  第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准则制定部门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努力提高市场化与证券化程度,以更好地奠定会计国际化的物质基础。
  第三,推进会计法制建设,完善会计监管。目前应就我国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以及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并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从而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会计监管体系。
  第四,优化准则制定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准则制定,建设成员具有典型代表性、理论具有先进性、方法具备科学性、颁布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借鉴国外成功的准则制定程序,形成并优化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第五,推进会计教育的国际接轨。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科学化、系列化、多层次化,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多层次的会计适用人才。加强对各类投资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会计教育,促进其形成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福源: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准则(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2
[2]杜涛:刍议我国会计国际化(J)四川会计,2003.12
[3]崔慕华: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1
[4]黄美:会计国际化中必须克服的四个障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2
[5]孔富贵:会计国际化中的几个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4.2(□文/刘长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676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