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1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5/26

作者

□文/杨长富

浏览次数

412 次

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
  [提要] 最近几年,随着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全球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因此,探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寻找解决对策、消除不利影响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8日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中国也不例外。为解决流动性过剩,央行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利率及降低利息税,但货币政策的频繁出台并没有起到明显的调控效果。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央行冲销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1930年凯恩斯首次提出流动性这个概念,他指出,“国债及短期贷款比投资更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更有把握在短时期内变现而不发生损失,而投资则比预付款的流动性要好”。这里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货币的供给增长速度明显且持续地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马歇尔K值经常作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衡量流动性过剩的经典指标。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即M2将大大超过GDP。
  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成为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直接表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MO=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称M1为狭义货币量,M2为广义货币量。从通常意义上来看,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但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而且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出现经济危机的风险。
  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M2增长率达到了13.6%,而代表经济增长的GDP增速为7.7%。M2与GDP之比达到1.94,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3和发达国家的1.5。即使按照发达国家的1.5来看,我国也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十分复杂,有全球流动性过剩大背景的影响,也有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结售汇制度及居民储蓄消费习惯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过剩。由于各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投机资本的逐利等原因,全球流动性过剩呈现加剧的势头。人民币的长期升值意味着本地区资产价值重估过程开始,导致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资本项目的大量顺差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资本流入、贸易顺差而输入国内的全球流动性过剩。
  2、投资——消费失衡导致流动性过剩。相对于投资及生产能力来说,国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对外出口,造成了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我国长期执行的积极引进外资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对外资的吸引力,形成了“双顺差”。由于我国自身的汇率体制,外汇必须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为此,中央银行只得以增发基础货币的方式收兑这些外汇,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增。
  相对于投资率来说,消费率一直偏低。除了不断增长的政府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占GDP的比重更是高达20%,存款大多数集中在消费倾向低的少数富人手里,居民的消费则不断走低,近十年的平均消费率为53.9%,比世界低近20个百分点。加上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并不完善,居民投资手段单一,高额的储蓄堆积没有一个有效的疏导手段,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
  3、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金融领域存在结构性矛盾,银行储蓄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主要理财方式,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创新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速度,投资渠道过少,导致储蓄存款非正常增长,货币市场资金积压,而资本市场在融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无法满足企业旺盛的直接融资需求,使融资过分集中于银行体系,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
  三、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流动性过剩催生资产泡沫。大量资金经由银行信贷、企业拆借等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刺激了投机和泡沫化倾向,隐含了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过度的流动性,正在促进资产泡沫的逐渐形成和扩大,推动了资产价格市场的非理性繁荣。2008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下依然坚挺向上,造成大量资产被严重高估。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金融逐步自由化的阶段,资产价格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它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衡。
  2、流动性过剩会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过剩会加剧局部信贷市场竞争。为了避免贷款风险,商业银行间会竞争信誉良好、风险较低的优质客户。大量的货币囤积在银行体系内,会导致商业银行拥有更大的投资自由度,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盈利动机推动之下,商业银行可能会接受风险超过合理标准的信贷机会,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承受更大的风险。
  3、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调控效应不明显。流动性的持续大量过剩必然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产生消极影响。同时,随着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削弱。
  4、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流动性过剩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运动,实体经济却缺乏资金支持。巨额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外国政府债券,不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
  四、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改善建议
  1、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刺激内需,降低过高的储蓄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由于外需的减少,使中国的出口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从而也使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下滑。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流动性过剩的不利局面,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过高的储蓄率是根本之策。
  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创业投资以及外汇等其他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分散银行体系的压力。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不断减少国家对利率结构的干预,实现利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增强货币市场机能,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性机制,使国库券、定期政府债券同短期利率的联系增强。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缺乏一个市场化的、可供参考的基准利率。需要逐步理顺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及金融市场利率的关系,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其对中央银行调控的敏感性,最终建立金融机构依据市场利率定价,市场利率依据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整而变动的利率传导机制。
  3、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弹性。从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来看,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减少贸易收支顺差,抑制强烈升值预期下的投机操作,从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意义重大。通过汇率浮动区间的逐步扩大,使投机进出的资金风险成本更大,从而抑制强烈预期下的投机资本进入。货币当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增发大量基础货币,从而可以收缩市场货币总量。央行15日发布公告,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
  放宽外汇使用限制,外汇资产持有者多元化,即将由货币当局持有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的格局,转变为由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和企业与居民共同持有的格局,在外汇使用上,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意愿结售汇制转变,使企业和居民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多渠道使用外汇。
  4、支持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化解过剩流动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政府可利用丰裕的资金,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对这些战略性产业予以支持,同时进行税收优惠等支持引导民间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进入,促使这些产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5、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加大民生、基础产业公共投资。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得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大,如果没有相配套的保障体制,各种风险都由经济主体承担,必然会影响经济主体的信心,从而减少消费和投资。民生产品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性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应由政府提供。目前,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支出相对不足,而整个社会对此需求较高。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和引导丰裕的资金与民间资本共同投资,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荣华.流动性过剩:根源、影响和对策[J].企业经济,2012.1.
[2]付志鸿,吴伟军.市场流动性过剩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效应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2.
[3]李世财,杨雪莲.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悖论”[J].金融教育研究,201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902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