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2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王 丽 王晓蕾

浏览次数

179 次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提要]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应该站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度上,从领导、教师和教学内容上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期完成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4日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建设人才。那么,民办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决定了其办学思路是面向市场,解决成本。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都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样直接就导致了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各方面都在喊着“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要,要加强建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1、学校不重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都是靠自筹,完全靠学费收入,国家没有投入。这样的情况就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精简,能用低成本的兼职教师就不会花大力气去培养自己的师资。也就造成了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极其薄弱,并且在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科研配置上都往往是空喊口号,而没有实际的投入。
  2、教师不重视。由于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不重视。学校的一些政策也会导致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的淡漠。教师们会认为自己在这个学校处于边缘化,培养学生出的成绩也不是自己的,学校的奖励措施和自己也无关。自己就是把自己的课上完,拿工资就行了。在教学工作上没有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导致了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下滑,甚至无法达到正常的教学效果。
  3、学生不重视。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生长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多数学生都崇尚自由,追求刺激新潮,对于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课本来就不是很感兴趣,加之目前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理论教材所讲的内容有很多不相符合的地方,使得大学生们对政治理论课持怀疑态度。另外,学校和社会的考核机制不完善,许多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抱有一种敷衍的态度,从根本意识上没有认识到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二、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我们党的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努力奋进,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这些都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2、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毛泽东同志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曾经明确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毛主席的讲话,充分证明青年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支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想取得伟大事业的胜利,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必须在思想上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时代的要求,民族的要求,国家的要求。
  3、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根据我们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人民共同努力,首先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想加强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完成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必须要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那么,如何改进我们政治理论课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领导要重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要形成一套健全的宏观管理监督机制。各级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营造出关心支持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氛围。民办高校领导要加强对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要对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学科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课程来进行建设。要完善和落实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以及行政系统实施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体制,对政治理论课加大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改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条件,为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对民办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以及人员配置、教学条件和投入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对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齐、师资力量薄弱的民办高校,要给予一定的时限要求其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要对民办高校限制招生直至取消办学资格。
  2、教师要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专业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政治保障的关键;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的重要保证。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理论知识,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和形势政策,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中的运用,改变多年来的教学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加强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实现。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要“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政治理论课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到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题和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道德基础这四个基本原则。在这四个原则的指导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才能较好的实现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选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2]共青团中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选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255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