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宿舍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休闲以及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平台。新形势下宿舍文化建设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不足与缺陷,相应的应该在此六个方面下大功夫进行整改和完善。对新形势下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宿舍文化;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9日
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天大约近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宿舍中度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校风学风、精神风貌、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宿舍这一特定空间环境下,在学习、生活、休闲以及思想交流等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宿舍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宿舍物质文化、宿舍制度文化、宿舍精神文化、宿舍审美文化、宿舍心理文化、宿舍行为文化六个方面。只有在积极创建文明和谐宿舍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把宿舍的优势作用发挥好,才能使学生在需要休息时产生回“家”的欲望,进而为自己及时充电,为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图从新形势下高校宿舍文化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校 “以人为本”的育人特点,分析提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六点对策。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环境中,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有两种形式,即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构成。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里的具体生活现象;所谓深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观念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即宿舍内的硬件设施,如宿舍的整体布局和色调、环境卫生、室内陈设等;二是制度文化。即宿舍区管理规章制度,如《大学生文明公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宿舍评比标准》、《会客登记制度》等的建设与执行落实;三是形象文化。即宿舍文化的外在表现。它包括环境文化和管理人员形象引导。环境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保障。它从直观上为学生的学习、思想交流、开展健康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一个人穿戴得体,谈吐文明,举止高雅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它代表人的气质、修养、审美情趣。管理人员的形象会影响学生的心境,引导学生的言行;四是精神文化,即宿舍文化的核心。它展示了宿舍成员对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
二、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宿舍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产生于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环境之中。毫无疑问,它总是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育人。学生感受最多和最直接的就是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管理人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之排忧解难,不仅可增进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爱校护校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顾全大局、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公德思想。因此,配备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应注意对其思想文化素养的考察。同时,尽可能把那些具有一定学历和文化水平、甚至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教师和管理人员选拔到宿舍管理工作中来。
(二)管理育人。无规矩不成方圆,既要发挥制度规范的管理作用,也要发挥其教育作用;教育需要管理来保证,管理必须以教育为基础。这就要在运用规章制度的同时,辅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管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学生对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往往缺乏理解,有抵触情绪。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调动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增强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宿舍主人的作用,并借此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制度育人。加强高校宿舍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是实施育人功能必不可少的软件环境。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公正的管理制度,其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制度文化。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严格和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宿舍文化的一种精神指南,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健康、文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以达到用先进的制度塑造人的目的。
(四)思想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宿舍是没有教师的课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展示高校日常工作的窗口,是反映高校精神境界和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相对于教室、图书馆来说,学生宿舍的生活气息浓、人情味重、自由平等气氛明显。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思想性,使广大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关键,又是宿舍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五)环境育人。完善宿舍楼的服务设施、加强宿舍物品的合理配置,营造一个清洁、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是创设宿舍文化的前提条件和宿舍文化的自然需要,也是宿舍文化的基础。环境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的文化,它能直接体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在环境建设上,应强调思想性、突出艺术性、体现统一性,将思想和文化教育寓于环境建设中,并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相结合,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情感。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宿舍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规章制度的教育,引导每个寝室成员除认真执行校规校纪外,还应遵守寝室公约,以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寝室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寝室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做到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公平公开,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寝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面对现在日益增多的计算机进入大学生寝室的情况,高校管理者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此外,在管理方式上要变“管”为“疏”,对学生在宿舍管理工作中,不理解、不配合的地方,要及时疏导,而不能强行压制。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使他们扎根于学生寝室中,以学生寝室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如果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家”里,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通过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大多数高校的专职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学生宿舍的专职管理人员多数是高中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初中、小学文化。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层次高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学生中也容易树立威信。所以,应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缩小与学生之间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差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宿舍管理工作者不应仅仅是具体的管理人员,更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以寝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活动,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高校学生经常在宿舍谈论时事政治、焦点新闻,我们应利用宿舍这一阵地,积极开展各种党团活动。要有意识地让班团骨干和学生党员担任室长,由他们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种政治学习和讨论,这种学习和讨论范围小、效果好,且时间灵活。目前,在我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就注意听取同宿舍其他成员的意见,把了解培养对象在宿舍中的表现作为一个考察方面,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拥护。通过这些活动,把宿舍建设为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和社情的窗口,激发他们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针对性较强的措施,用具有独创意识的思路,去充实学生宿舍——这片容易被忽视的教育空间,从而真正体现宿舍管理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秀安.构筑和推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初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虞静雄.浅析新时期的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3]陈水生.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广州师院学报,20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