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2期/文化/教育/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赵 俪

浏览次数

267 次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探究
  [提要] 院校肩负着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笔者结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例,探索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本文系2012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方式的研究——艺术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实例分析》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MY20125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探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例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4月7日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目的要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有赖于双方文化的不断融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其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其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校和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因此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也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校园文化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和学为主,以做为辅;而企业文化关注可量化考评,以企业获得最大化利润为主要目的,以做为辅,以教和学为辅。因此,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增多,校企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会日益凸显。两者之间的冲突将对校企合作造成伤害。因此,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需要避免单一文化的扩张,保持文化之间的张力,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转化为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使得两种文化能够相互补充、有效地渗入,并合理地融合,这对于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1、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高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营造的一种相对独立和特殊的体现了学校教学氛围与精神实质的学校整体观念形态和结构体系。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求知进步理念,以及这一系列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新型的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理想、作风、习惯和行为规范。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企业的一切行为均围绕物质财富的创造这一主题。虽然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目标和功能各方面各有侧重,但是两者深层次的文化内核是相同的,共同承载着深刻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
  大学生从高校到企业是一个跳跃式的社会化过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缩短大学生这一过程、发挥高职学生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建立企业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由其特有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以及师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与其总体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文化是大学生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根本。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地融合,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是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环境、融入企业的需要。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从而大大提升其就业的竞争力,实现零距离就业。其次,目前很多企业具备了良好的服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施校企融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企业服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将更有利于全方位地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第三,高职院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和服务特色等方面,还表现在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上。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文化,才能凸显办学特色,实现个性化发展。
  2、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现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蓬勃发展之势,各院校都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校企合作成为各个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建设企业化校园文化。经常与企业进行交流,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评估,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企业以冠名、共同承办等方式与高校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熟悉。高职院校的师资往往要求为“双师型”师资,强调教师不但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有在企业工作的背景与经历,教师要经常到企业中兼职或挂职,学校也会尽量聘请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这种人员交流必定会带来企业文化的输入,形成师生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体系和制度都还不成熟,现代的兼顾学生发展和企业实际的职业院校文化虽有很大的发展但仍处于弱势,企业化校园文化的形成并不容易,成效也不明显。因此,近些年社会上频频出现10万年薪招不到高级技术工人的现象,国家持续几年的技能型人才短缺,而每年却有大批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技工短缺两种社会现象并存。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层次的提高,由于校企双方社会观念的相对滞后,双方管理机制和价值观方面的不同,以及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体制不畅等因素,致使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彰显,并时有激化,而且受优质实习资源短缺、教师实践素养整体较低、企业由于对利益的追求而不热衷于校企合作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推动,两种文化的冲突可能还会持续并有可能恶化。这将阻碍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需要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继续大力推进现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更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提升高职院校师生的文化自觉,积极推进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但同时高职院校也不能无选择的全盘接受企业文化,要避免企业文化的过分扩张与压制,保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弹性的界限,为校企合作营造有活力的空间。双方不要片面地以“企业的”、“职业院校的”作为文化取舍的标准,以长远有效的校企合作为目标发展交互融通的企业化校园文化。
  二、案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
  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爱迪尔珠宝)于2002年正式运营,是一家以从事钻石等珠宝饰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为主的珠宝公司,该公司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坚持以“关爱”为核心,打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坚持“以品牌建设为中心”,坚持做实与造势两手抓,致力于构建优秀的团队、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优质的市场网络。公司十分注重对珠宝首饰行业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扩大爱迪尔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建设专业性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与珠宝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开始,先后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商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福建永定侨荣职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院校合作,开设了50个“爱迪尔珠宝班”。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学院1997年开始招收普通高职学生,专业设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多人。2007年被定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获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与发展需要,二级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2003年设立了珠宝首饰经营与加工工艺专业,每年招生40人左右。
  2010年9月,江苏经贸与爱迪尔珠宝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院每年招收的珠宝专业学生组成“爱迪尔珠宝班”,爱迪尔珠宝和江苏经贸共同开发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以此来培养出珠宝设计、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江苏经贸与爱迪尔珠宝共建“爱迪尔珠宝班”是双方长期合作的有利契机,是响应贯彻执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直接举措,也是对温家宝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做中学、学中教”的探索实践和具体落实。珠宝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才能克服实践环节不足的缺陷,突出珠宝专业的教学特点及职业教育特点,提高珠宝专业的教学水平。从2011年首届爱迪尔珠宝首饰设计班开班以来,双方的合作内容以及合作形式是逐步深入多样化的。学院吸收爱迪尔珠宝公司的企业专家到学院珠宝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为珠宝专业的设置与课程开发进行指导。爱迪尔公司每学期至少派1~2名专业讲师到学院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多样,不仅包括珠宝设计、珠宝营销等专业课程,同时还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前景、职场经验等主题讲座,深受学生欢迎。学院每学期派两名专业老师到公司进行学习交流。校企双方为爱迪尔珠宝班各设立企业班主任和校方班主任一名,同时企业还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学生。企业通过每年开展“设计大赛”,让学生有种学有所用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衔接,这样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换才能更为直接迅速。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用工对接和订单式培养,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驱动,是一种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机制。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在爱迪尔珠宝与江苏经贸之间建立了相互的信任的关系。2013年双方决定深入合作,计划在江苏经贸学院共同联合建立“爱迪尔珠宝校园创业实践店”。该实践店将作为专业实习基地,完全模拟真实珠宝店面经营销售管理活动,由学生自主管理体验店的产品营销、摆设、宣传等。实践店设有专门的校方负责老师以及企业负责人员,由校企共同组成管理机构,由企业为主校方配合组织学生模拟店的活动(包括课程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并进行考核。该实践店的建立将不仅仅有利于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校内创业与实践的平台,加大学校珠宝专业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爱迪尔珠宝品牌的知名度,帮助爱迪尔珠宝品牌在南京珠宝市场的宣传,有利于该品牌进入南京珠宝市场。拟通过珠宝实践模拟店的建立,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造真实和仿真的职业环境,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对该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用人单位对珠宝班学生提前进行考核,毕业前即可被选拔至深圳公司,进行专业深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实习实训,毕业时由公司优先录用。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爱迪尔珠宝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学院在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助于在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形成具有行业职业属性和地方特点的系部文化,推动了学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珠宝专业学生的就业,也为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该专业扩大规模与其他优秀珠宝企业合作提供了借鉴。
  三、结论与启示
  1、着眼于校企文化的融合,选择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单位进行校企合作。深圳爱迪尔珠宝有限公司是内地珠宝行业的领头企业,企业就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有着高度的热情以及高瞻远瞩的眼光,从公司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对待校企合作。因此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够很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中,展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在现实的校企合作现状来看,表现为院校方积极响应,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合作项目中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而且企业往往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很多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时,有时为了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对校企合作的单位缺少选择性。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企业比盲目选择大企业更为重要,选择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合作公司对学生的影响要比直接对接就业岗位的公司来得更为深远。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对学生心态的改变和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着眼于长期合作,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内容与合作深度在不断提升,包括人力资源、技术支持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院校实现与企业的深层次长期合作,希望企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支持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是不现实的。有效的合作必须追求“双赢”,校企双方能找到双赢的合作方式,这也是解决企业校企热情不足的关键。
  很多稳定发展的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实践机会,提供了就业机会。而高职院校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给予企业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对企业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同时,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企业对于利益的追求,有效地实现院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为校企双方提供共同合作的纽带。
  3、着眼于深层次合作,拓宽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校企合作过程应该不断拓宽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深层次的合作。从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实训基地等浅层次的合作、逐渐发展到建立健全的校企保障机制、共同建设教学体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科研合作、校企文化有机融合的深层次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实现长期有效的合作。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傅沛明.从校企合作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2]傅鑫杰.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对于构建高职院校系部文化的积极意义[J].文教资料,2011.1.
[3]耿晓东,王庆报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J].现代企业教育,2010.3.
[4]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5]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09.
[6]李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547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