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2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刘 琳 王海净

浏览次数

237 次

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企业资产减值情况研究
  [提要]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势必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从资产减值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现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处理情况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计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我国资产减值情况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4日
  一、资产减值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相应的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为了更加稳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我国资产减值政策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迁。然而,新规定的出台通常也伴随着新的盈余管理方式的滋生,相关会计政策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暴露并被企业所利用,大肆借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粉饰财务业绩。为此,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计提等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情况统计分析
  (一)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整体情况分析。财政部会计司在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自2007年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减值损失计提额相比2006年大幅增长,2007年、2008年、2009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是1,432.64亿元、3,963.48亿元和1,689.67亿元,均高出2006年442.70亿元的计提额,大幅度压缩了上市公司资产中的水分。从上述四年减值损失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减值损失的计提额非常大,其中固定资产、存货等计提的减值准备所占比例最大,对于该年出现的巨大资产减值损失,财政部会计司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三年中上市公司基本上杜绝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某些企业借此调节盈余的行为。
  (二)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分析。本文选取2005~2010年除金融企业以外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进行统计,以研究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有何变化。考虑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项目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数据更具可比性,本文主要对 “八项计提”中除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以外的六项进行分析。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终端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表1、表2)
  表1、表2分别列示了2005~2010年样本公司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家数和金额。从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计提最多的是坏账准备,平均计提家数为1,329.5家,平均计提比例为84.48%,平均每年的计提金额为253.64亿元。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各年计提比例均在50%左右。长期资产中计提比例与金额最多的是固定资产,平均每年有20.47%的公司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对于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计提家数都比较少。
  从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的对比来看,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在2007~2010年计提家数与金额呈现上升的趋势,部分原因是因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不准将已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再度转回。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计提比例与金额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与2005年、2006年相比也有所下降,这表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更为谨慎。2008年各项资产都增加了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幅度,尤其是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家数由2007年的744家增至1,023家,计提金额也由130.5亿元增至679.93亿元,这一结果与财政部会计司对2008年出现的资产减值损失巨大的研究相吻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09~2010年各项资产减值的计提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流动资产的计提情况呈上升趋势,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相比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有所增加,说明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的规定对流动资产的计提情况影响较大。
  三、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产生的影响
  (一)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备受青睐。《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已确认的减值损失,禁止以后年度再度转回。而存货等流动资产,由于其不在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范围之内,按照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当其价值又得以恢复时,仍可转回之前确认的减值损失。这就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来调节盈余留下了后路,使企业受准则的约束不能通过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下,更加青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趋于谨慎。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之后,由于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更加谨慎,杜绝了对资产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后再进而通过转回来调节利润的现象。此规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损失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使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三)对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力度有限。由于存货等流动资产并不在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范围之内,按照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当其价值又得以恢复时,仍可转回之前确认的减值损失。这就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来调节盈余留下了后路,企业仍可通过转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或通过处置资产转出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该项规定仍不能完全堵住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来调节报表利润的通道。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艾莉.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博弈关系[J].当代经济,2013.
[2]杨红霞.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研究[J].会计之友,2011.
[3]王生年,白俊.资产减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
[4]邓小洋,丁宁.资产减值计提动机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526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