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2期/劳动/就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史荷香

浏览次数

196 次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型
  [提要] 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一直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方面,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有助于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信息对称和信息非对称两种视角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对称;信息非对称;委托代理理论;教师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4日
  当今社会,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各专业高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实力等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学生择校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高校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又是科研发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两项工作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能力、敬业精神等都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设教师的努力为a,产出为?仔=a+?兹,其中?兹为外生的不确定因素,且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兹~(0,?滓2),故E(?仔)=a,Var(?仔)=?滓2。
  设教师的努力成本为C(a)=■ba2,其中b为努力系数,且b>0。
  在学校与教师的博弈中,教师的努力程度为其私人信息,学校根据教师的产出对其进行奖励。在这里,将拥有私人信息的教师看作代理人,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学校称为委托人。设学校是风险中性的,其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益,即V(x)=x。教师是风险规避的,其效用函数V(y)=-e-?籽y,其中,x、y分别为学校和教师的收入,?籽为教师的绝对风险规避度量,且?籽>0。
  设高校管理者为教师设计如下的线性激励合约(当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量为常数时,最优合约表现为线性合约):S(?仔)=?琢+?茁?仔,其中?琢为教师的固定收入,?茁为教师对产出的分享份额。
  高校的收入为?仔-S(?仔),因为学校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益,故其确定性等价为:Ev(?仔-S(?仔))=-?琢+(1-?茁)?琢。教师的实际收入:w=S(?仔)-C(a)=?琢+?茁(a+?兹),其确定性等价(期望收益-风险成本)为:x=?琢+?茁a-■ba2-■?籽?茁2?滓2。
  设教师的保留收入为■,当x<■时,即教师确定性收入小于保留收入时,教师将不接受合约。因而,教师的参与约束为:x=?琢+?茁a-■ba2-■?籽?茁2?滓2≥■。
  现在分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讨论:
  1、信息对称的情形。因为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观测到教师的努力程度,此时委托代理模型可简化为:
  Max Ev=-?琢+(1-?茁)?琢
      s.t.x=?琢+?茁a-■ba2-■?籽?茁2?滓2≥■
  由上式可以看出,学校通过选择教师的固定收入、对产出的分享份额以及教师的努力程度来最大化其确定性等价收入。在最优的情况下,参与约束为紧约束。
  所以,Ev=?琢-■ba2-■?籽?茁2?滓2-■
  由偏导一阶条件可得:■=0,■=0
  得:a*=■,?茁*=0 (1)
  将(1)代入可得,?琢*=■+■
  从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对称情况下,若高校呈风险中性,教师呈风险规避,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摊和最优努力程度同时实现,教师不承担任何风险;?茁*=0表示教师得到的固定收入为其保留收入加上努力成本,此时教师达到了最优的努力水平a*=■。
  2、信息不对称情况。此时,高校不能观测到教师的努力程度,教师的激励相容约束为确定性等价收入的最大化,即x=?琢+?茁a-■ba2-■?籽?茁2?滓2,由一阶条件:■=?茁-ab=0,得:a=■。
  学校同教师的委托代理模型可以简化为:
  Max(-?琢+(1-?茁)?琢)
  s.t.?琢+?茁a-■ba2-■?籽?茁2?滓2≥■ (2)
  a=■ (3)
  将(2)、(3)代入目标函数可得:
  Max(■-■?籽?茁2?滓2-■b(■)2-■)
  其一阶条件为:■-?籽?茁2?滓2-■=0,得?茁*=■。
  由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教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且教师的最优努力水平为a=■。
  二、结论
  在学校与教师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学校能观测到教师的努力程度,这时学校为了激励教师达到最优努力水平只需支付给其固定收入,固定收入由教师的努力成本和保留收入组成。
  在学校与教师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学校不能观测到教师的努力程度,这时学校为了激励教师达到最优努力水平,不仅要支付给教师固定收入,还要让其享有一部分产出份额。由于这时教师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对于不愿意努力工作的教师,其努力的成本系数越大,则分享的产出份额就越小,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则努力成本系数越高,分享的产出份额就越大,面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应鼓励他们承担更大的风险,制定更高的目标,进而分享较高的产出份额,并给予他们更高的奖励,以此来激励能力较强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校创造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陈莉.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J].商业经济,2011.10.
[3]李建军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契约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8.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63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