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快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问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4日
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劳动力的流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就出现了三次大的“民工潮”。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从1978年开始大约经过四五年时间,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出现了第一次“民工潮”。1992年突然出现4,0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第二次“民工潮”出现。上世纪末,中国沿海地区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这些因素促使了第三次“民工潮”的出现。正是第三次“民工潮”的出现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是指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提升城市素养,与城市融为一体的过程。
一、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1、社会意识。中国是一个“二元社会结构”非常突出的一个国家,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成为中国的两个不同“世界”,在观念上人们就形成了“农民”比“市民”“低一等”的社会意识。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这种社会意识却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进城的农民工不仅不能得到市民应有的待遇,而且还时时处处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冷落。
2、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最突出表现,这种制度从人一出生就被划分为“农民”和“市民”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且“农民”和“市民”的转化非常困难,这是一种严重背离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
3、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同样是二元的,一方面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甚至是缺失;另一方面是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保障对象是市民,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所以,按照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进城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游离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4、社会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现在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默默地贡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才华,当然是城市的一员,然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权利诉求等社会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均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5、收入水平低、且无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多从事脏活、累活等简单劳动,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然而,城市的生活费用却并不低,特别是城市房价居高不下,高昂的房屋价格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
6、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不能适应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要求劳动力有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技术。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一方面学历水平低,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0%左右;另一方面知识结构不合理,市场需要的技能得不到满足,不需要的技能形成过剩。
7、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然而,进入城市之后却发现,现实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们并没有被城市所接纳,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处处受到社会的歧视,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不仅得不到满足,还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了创伤,自信心受到打击。
二、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制度创新
1、大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我们要大力宣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的社会理念,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落后的陈旧观念。通过舆论宣传和观念转变,使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
2、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经济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让合理选择的信息成为户籍的基本价值并主要由之体现户籍的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带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户籍制度。
3、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收入水平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所以,政府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就要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要把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政策范围内,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分配制度方面,要切实遵循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规则,保证农民工获得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付出相适应,保障他们应得的福利待遇。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平”,然而,我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尽管已经进行了30多年,“市场公平”仍然难以体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他们无法同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用规范的法律和制度来加强对于农民工正当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5、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如前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不高。所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就非常重要。为此,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培训工作要以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调动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新生代农民工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
6、健全劳动力市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流动的媒介和场所,劳动力市场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劳动力能否顺畅流动。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状况,还存在着地区分割,新生代农民工在市场交易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犯。为此,要打破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信息通畅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扩大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在城市和农村建立更多的劳动力市场,要逐步实现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作者单位:新乡市委党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