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492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14/7/2

作者

□文/尹燕超 许月明

浏览次数

512 次

易地搬迁后土地利用风险及其规避
  [提要]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实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乃至风险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山区县,易地搬迁产生的土地利用风险越来越明显。本文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在分析易地搬迁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试图从土地互换、土地整理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的风险进行规避,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易地搬迁;土地利用;风险分析;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易地搬迁后土地利用风险分析及规避——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3日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易地搬迁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涞源县作为一个山区县,贫困程度严重,更加适合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进行扶贫开发。然而,易地搬迁后,原有土地的利用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搬迁后原有土地利用上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对化解以涞源县为代表的山区县的土地利用矛盾意义重大。
  一、涞源县搬迁现状
  1、涞源县概况。涞源县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最高海拔2,144.7米,最低仅350米。2013年全县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76.67%,人均耕地仅1.88亩,多为坡地,耕地质量较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98.5元,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1.85万人,贫困村189个,贫困程度严重。
  2、涞源县易地搬迁概况。涞源县地处深山区,自2003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工作。多年来探索出了三种搬迁模式:一是插花搬迁;二是自然村向主村搬迁;三是建移民小区。截至2012年底,政府部门针对易地搬迁工作共投入财政资金3,500多万元,配套资金1,123万元。十年间共计搬迁9,000多人,建设移民新村10个,消减自然村47个,通过易地搬迁直接节约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易地搬迁产生的扶贫效果显著。未来十年,涞源县近5万贫困人口将要搬迁。
  二、易地搬迁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风险
  易地搬迁以后,由于移民户现住地距离原有的土地较远,土地不平整等诸多原因,原有土地利用出现了闲置,部分宅基地出现了废置,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加重了本来就稀缺的山区土地资源利用风险。
  1、土地耕种率下降。涞源县易地搬迁主要有插花搬迁、自然村向主村搬迁、建移民小区三种模式。据涞源县政府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搬迁人口共计2,500人,其中迁往城镇移民小区的有1,505人。这一数据表明,较多的贫困农户搬迁到了生产、生活设施完善的城镇,这部分村民搬迁后居住地距原村庄较远。以烟煤洞乡烟煤洞村搬迁户为例,搬迁到县城北移民小区后,与原居住村庄距离达30多公里,且道路多为山路,交通不便等问题使得继续耕种原有土地存在困难,部分土地出现了荒废的情况,耕种率的下降使原本就珍贵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2、耕地规模小,不利于耕种。涞源县属深山区,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为39.23万亩,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0.68%,耕地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多分布在盆地区域。除盆地之外,耕地的分布呈分散化特点,尤其是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这一特点更加明显。以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的金家井乡东沟村为例,村庄四周山峦环绕,全村耕地多分布于山坡、河床附近,耕地细碎化这一特点导致单块耕地的面积普遍较小,不利于土地耕种。这更进一步降低了易地搬迁后土地的利用比率。
  3、部分宅基地废置,得不到有效利用。随着易地搬迁工作的进行,部分贫困人口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搬迁到附近的主村或者政府主导兴建的移民小区,原有的房屋因无人居住而闲置,其宅基地也被废置。虽然国家土地相关法律规定对相关宅基地收归集体所有,但是由于易地搬迁前所在的自然村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宅基地收归集体以后也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所以实际执行情况不好。对废置的宅基地未能进行有效利用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山区县土地利用的风险。
  三、土地利用风险规避措施
  贫困山区耕地资源本来就十分宝贵,易地搬迁造成的移民原住地附近土地耕种率下降,更加剧了该类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针对由易地搬迁工作所引发的各种土地利用风险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建立健全相关风险的规避措施,才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风险,节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1、迁入地与原住地距离相对较近的,进行农村土地互换。具体到涞源县的实际情况,对于由自然村搬迁到主村的移民,因搬迁导致居住地与原耕种土地距离增加,耕种产生一定困难的,但是移民又不愿放弃土地耕作的,可以由村集体带头协商,与附近居民进行土地互换。通过土地互换,缩短土地与现住地的距离,方便移民继续耕种,以保障耕地的有效利用。
  2、将闲置的耕地以出租、承包等多种方式交与他人耕种。对于因搬迁后迁入地与迁出地距离较远,继续耕种成本较高而被闲置的耕地,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村委会负责协调,将闲置的耕地以转租或者承包等多种方式交与附近居民耕种,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减少撂荒情况的发生。
  3、对规模较小、相邻较近的耕地进行整理,降低耕种难度。以金家井乡东沟村为例,村民一部分土地分布于山谷、河床等处,由于受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分配到每户的土地规模相对较小,不利于耕作。对于此类耕地,可以通过进行开发整理等措施,将相邻较近的地块进行合并,扩大单块土地的面积,降低耕种的难度。同时,可以结合进行土地出租、互换等方式改变土地的经营权或所有权,以利于土地耕作。
  4、加强对已搬迁农户的宅基地的整理。对于因搬迁而闲置的宅基地,应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退出机制。对于退出使用的宅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复垦难度较小的要进行复垦,以补充耕地面积。部分移民宅基地复垦难度较大,恢复为耕地的成本过高的,在对宅基地进行简单整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栽种杏扁等经济树种从而充分利用退出使用的宅基地。
  四、结语
  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来看,都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的效率,解决土地中存在的问题。偏远山区特殊自然环境造成的土地资源稀缺的特点,更要求当地政府对其土地利用给予更大程度的重视。唯有调动多方面力量,采取各种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乃至杜绝易地搬迁后原有土地利用所产生的风险。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广富,王丽君.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季建林.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90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