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方面的影响尤为重要和突出。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并对其在数学中的发展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其在教育方面广泛地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与生动性,带来了教育领域的变革。信息技术辅助系统在教育中的整合应用,不仅是老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同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恰当应用计算机这种工具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整合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时代对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这样,对其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数学要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而当今时代下则需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自主专研,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要在培养数学素养、数学能力的同时,做到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信息工具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来说以一个及其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数学学习得到最大的充实和丰富。因而,现代社会对于信息计算在数学教育中的整合和切实应用具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在这种要求以及需求之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是十分的必要。
(二)相较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能提高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效果低下,同时还会受到老师自身素质和所用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和限制。一方面一定的辅助手段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教学的效果。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单凭教师的口头及板书讲解,很难做到让学生对其完全了解。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一些辅助功能的应用,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它的信息质量以及资源量是任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材料无法达到的,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具体性。不仅如此,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还能直观、具体地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并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以网络作为载体,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思维发散余地,使得原本无趣的传统数学教学课堂顿时变得活泼有趣起来。老师还能多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网络资源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平时难以解决的数学难题。不仅帮助学生增加的知识,增长了学习方式,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因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传统的意义上的数学教学一般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板书以及黑板画等相对死板的方式向学生教授一些学习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枯燥的文字的形式来传授给学生,所展示的是能是单一、孤立、静止、不连续的、抽象的点和线。若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数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集文本、图像与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越加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得一些高难度,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易理解,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师生进行互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老师问问题,学生再回答这样比较单一教学模式,这就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学的效率不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使得教学的模式出现的转变,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式学习。师生之间与同学们自己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可以民主的、和谐的、理智的参与教学的过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和数学结合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然后与教学课程的不断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的教育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度自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实现这个目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养成新的学习方式。信息改变生活,而身处信息时代中的生掌握新时代的以信息手段学习数学的方式是尤为必要的,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数学的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教育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展开讨论开展协作,同时收集资源然后获取知识,创造知识。
(二)明确课程质量和学习效率。拥有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作为工具手段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课程质量而不是仅仅摆摆花架子,所以运用信息手段提高数学课程的教授需要一切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课程质量为基本为目的,所有的教学课程设计都不能脱离这两个原则。
(三)训练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下学习数学需要的是从信息平台上获取知识,提纯知识,加工知识,交流知识,所以,锻炼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为了更好的将数学课程和信息手段相结合并产生效果的几大目标之一。
(四)强调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现代的教学背景之下,对于学习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科学的不断发展,可能几年前学习到的知识在几年后就会过时,而教育的信息化转变则更好的将一次性学习像终身学习转变,从之前只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转变成可以从信息平台是上自主获取信息,所以需要强调这种自我终身学习的态度,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引导不断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和数学高度结合的今天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可以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实现知识具体化。的数学中有着大量的概念,公式以及图形等比较抽象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来理解这些东西,但是大多数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就使得很多的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掌握书本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动画等多媒体的模式把教学的内容表现的生动易懂,以实现数学基本原理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很快理解其中内容,深化理解,强化记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们自己就会客服一切的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并且学好数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不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没有兴趣的同学没有学习的激情。所以,老师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模拟实验情境。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教师可以选择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绘图的功能,为学生展示一个模拟的实验平台,是学生从传统的“听”转变为“看”和“想”,彻底地摆脱以往对于数学的概念性知识被动的,机械性的记忆状态,更好的将知识理解记忆,内容也不再枯燥。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必然是具有一定的不可代替性,它对于数学的教学所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为教育领域注入的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的学习和使用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为教学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
|
|
|